大师的土壤
2016年,胡峰被评为“贵州酿酒大师”。在习酒公司,可谓群星闪耀,董事长张德芹是“黔酒大师”,总经理钟方达是“中国白酒大师”,副总经理曾凡君是“中国白酒工艺大师”。
众所周知,人才是可以用待遇从外部延揽的,就像一所大学可以聘请两院院士到本校工作一样。习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拥有的大师们都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钟方达、曾凡君在习酒已经工作了超过30年,胡峰工作了25年,而且习酒都是他们唯一的工作单位,张德芹来自习酒所属的茅台集团,在习酒也已经工作7年。
这意味着,大师们脱胎于共同的文化土壤和人才滋养、培育体系,在酒的品质追求和社会伦理关怀上具有共同的旨趣。这种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传统工匠培养方式,在现代化背景下经历了一个逐渐衰落、几近消失和如今被呼唤回归的过程,而在习酒公司,无论社会发展如何波澜迭起,这一培养方式从未式微。在企业内部,它被命名为“师带徒制”。
胡峰说,在习酒的专业岗位,每一个新进来的技术人员都有一个师父,可能是公司安排,也可以是部门指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全方位指导下一代的继承者,经年累月,年轻人不仅掌握师父的技艺,也从言传身教中被他们的责任意识、敬事态度和伦理法则所感染。这就是习酒内部的一个再社会化过程,一代一代的习酒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统一的工匠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在电视剧《红高粱》中,酿酒师罗汉的一句话代表着传统工匠质朴的从业哲学:“你糊弄酒,酒也会糊弄你。”在习酒公司,4000多人人同此心,不过他们在构筑习酒的品质伦理体系时,要走得更高更远——你糊弄消费者,消费者就会抛弃你。
消费者对于酒的专业知识,普遍没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要诓骗他们一时并不困难,要用某种情怀的说辞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酒的品质上引开更是轻而易举。事实上,在“营销为王”的时代,一些产品正是这样做的。然而对于一个有志于做百年老店的白酒品牌,“连动一下这样的念头都是一种罪恶。”
胡峰举例说,比如白酒的生产方法有三种,固态法、液态法和工艺结合法,其中的工艺结合法,就是依靠现代技术所研究出来的白酒理化构成进行勾调,而非粮食酿造,其特点之一是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只要符合标准,国家也允许这种酒的销售,但必须清晰标注生产方法。,然而有的企业就会故意模糊生产方法,甚至标注为固态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益。
“一般的消费者是不知道这些专业知识的,那么就相当于受到了欺骗。”胡峰说,“习酒的酒全部是纯粮酿造,但我们也时刻提醒公司员工,对消费者的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先要立德,才能谈到为消费者酿造好酒。”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好酒呢?胡峰说,好酒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安全性,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舒适性,喝起来非常舒服,有时即便有些过量,第二天也不会头痛;三是文化性,符合社会交流活动的场景特点。
“符合这三个属性之外,还要性价比高,适合自己的就才是好酒。”归根结底,一般的消费者只要认准大品牌,基本就不会错,而每一个大品牌,都有适合不同消费能力的系列单品。
习酒作为一个“大品牌”,正是在这三重属性上不断苛求自身。安全性上,全面超越一般标准,而且以自身的高要求不断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舒适性,除了降低醉酒度,还力图将饮用习酒定义为一个审美过程;而文化性,则以传承和升华中国白酒文化为己任,让优雅、诗意、意志、力量和自我节制的品格薪火不息。
“窖藏1988”面世之时,为之而兴奋激动的不止胡峰一人,因为它脱胎于习酒共同体内部一致的价值信念,这从总经理钟方达亲自领衔研发就可见一斑。只不过对胡峰而言,这是对25年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它让胡峰的实验室里那一堆堆冰冷的玻璃仪器,在那一刻之后全部散发着荣耀与温情。
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眼里,烧杯下的火,试管里的酒,都有一种艺术的美感。“习酒酱酒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酿造艺术,是一种在水火淬炼之中诞生和发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