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啤酒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大幅增长,四年的累计增幅是737.2%。今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糖酒会,关于进口啤酒的论坛多达四五个,不少人把进口啤酒称作酒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对此,4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进口啤酒的存在是国内啤酒市场差异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产物。如果进口啤酒也可以集约化和品牌集中,那么就失去了个性化本质。
他得出结论,在未来两三年,进口啤酒增长的幅度会迅速降低,在整个啤酒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会高于5%,国内市场还是会以本地化产品为主导。
连续四年高增长源于尝鲜消费人群崛起
国家统计局beplay正规 显示,去年,全国累计啤酒产量4715.72万千升,比2014年(调整数为4967.1万千升)同期下降5.06%。去年,啤酒进口总量为53.83万千升,相较2014年有59.4%的增幅。2014年,我国进口啤酒33.82万千升,同比大幅上升85.59%。进口啤酒量近十几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啤酒量,我国啤酒进出口首次由顺差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逆差。
中国产业信息网beplay正规 显示,2013年我国啤酒进口量为18.2万千升。来自中国国际啤酒网的beplay正规 ,2012年,我国啤酒进口量为11万千升,同比增长71%。
在啤酒行业整体进入寒冬期时,进口啤酒逆势增长,原因何在?
何勇说,之前很多人认为关税降低是进口啤酒高速增长的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啤酒产品是中国加入WTO之后首批放开的零关税产品之一,早在2003年就已经是零关税,这也意味着啤酒市场从2003年开始,就已步入全球化的同步竞争。
对近四年来进口啤酒的高速增长,在何勇看来,是因为啤酒进口量的基数小,增长速度才显得那么“快”。目前, 那么多进口国才50多万千升的进口啤酒总量,仅相当于国内一个中型稍大一点啤酒厂的年产量。
那么,增幅的加大源于哪里?何勇分析认为,这源于啤酒消费市场已经进入精致化和细分化市场,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啤酒以年轻消费者为主体,他们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追求。所以,啤酒消费会逐步从商务分享型向个人享受型转变。
他进一步解释, 进口啤酒抢占的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消费城市的尝鲜消费人群。而尝鲜消费人群基本无品牌忠诚度和品类归属感,甚至产品忠诚度极低。另外,进口啤酒在KA渠道和beplay好玩吗 渠道表现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这些渠道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因而容易产生占有率很高的假象。
进口啤酒高增长不会持续太久
何勇认为,啤酒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供需关系决定了其商品的流动性。在他看来,之前进口啤酒的占比过低,所以进口啤酒下一步还会有一定的增长。但基于进口啤酒本身的价格因素、国内消费者对啤酒产品和啤酒文化的理解逐步加深,国内本地化的产品对浓醇型、多样化需求的适应和调整,未来两三年,进口啤酒增长的幅度会迅速降低,在整个啤酒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不会高于5%,国内市场还是会以本地化产品为主导。
他对记者说,首先,进口啤酒在国内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国内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大淡色啤酒,其实是由需求决定的。目前,国内啤酒消费里商务分享型占绝大多数,而这类消费显而易见会选择度数较低的啤酒。国内的啤酒消费环境习惯于酒吧消费和家庭消费。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啤酒除了保质期还有保鲜期,过了保鲜期但在保质期以内的产品在食品质量安全上没有问题,但在啤酒口感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口啤酒从产地到中国,周期通常是3-6个月,如果经过市场层层流转,7-8月也属正常,这样,进口啤酒的新鲜度就很难保证。
其次,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曾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有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是,其中也有着消费者对啤酒这个舶来品追根溯源和崇尚洋货的情结。德国啤酒和德国的机械一样,是长久以来国人心目中的奇迹和神话,也有媒体和渠道的刻意夸大。
何勇说,很多人认为国产啤酒太淡,没有“酒味儿”,而进口啤酒浓醇化,花色品种比较多,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由于国产淡色啤酒多,所以进口来的都是浓醇型和花色品种较多产品,事实上国外的淡色啤酒也很多。
进口啤酒的增长对国内厂家而言,何勇认为,本地化产品现在还没有太大调整,是因为没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做支撑,当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达不到一定量时,成本是相当高的。事实上,国内啤酒厂家已有雪花原浆、青岛奥古特、燕京白啤、珠江雪堡白啤、重啤白啤等产品,国内啤酒的生产设备早就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啤酒企业和外资合资也很早,一旦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本地化产品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或用国际品牌在国内生产,双方共同开发中国口味的啤酒产品等调整都将随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