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家:这些企业未来会不会再出现一批500亿级以上的企业?
李健:这些企业未来都会在500亿以上。而像古井这样的企业,它本身就是百亿级的,口子窖、今世缘这样的品牌未来也会慢慢达到百亿这个级别。
未来白酒达到万亿规模,前20名的企业体量会占到整个行业的50%以上,甚至可能会达到60%。现在这一批体量较大的品牌中,有一部分企业的发展会出现一些问题。就体量来说,我认为,未来湖北市场可能会形成白云边第一、毛铺第二,然后枝江和稻花香第三、第四。它跟我们安徽的情况有些类似,古井、口子是数一数二,我们跟迎驾竞争第三、第四,而徽酒里原来的老品牌很难再起来了,因为越是竞争,越要聚焦。
以前竞争不激烈,市场是宽泛的,三五年一个轮回。聚焦过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固化以后,你就没机会再上去了。现在大家都在做200—300元价位段的产品,但有的企业能做上去,有的企业做出来就卖不掉,而且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卖不掉,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数一数二的法则,在消费者对一、二名的认知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你三、四名硬要去挤这个市场,这是不合规律的,注定会很难成功。我们宣酒为什么不做200元的酒?我们认为200元的酒对于我们而言没有什么机会了,那是口子和古井的天下。
谈厂商关系:把经销商杀掉就等于是自杀;大商制是不科学的
酒业家:经销商的运转是需要一定利润,您认为经销商的毛利率达到多少,或者在哪个区间是比较合理的?
李健:这个看各个厂家的操作。有的厂家需要经销商负责市场费用,这个毛利率会更高一些,有的厂家不需要经销商投入市场费用,这个毛利率就会低一些。一般来说,白酒的成本在30%左右,税收所占的比例大,也在30%,这就是60%了,然后广告的投入需要10%左右,渠道(经销商)的费用在15%左右,所以正常的来讲,厂家的利润在10%左右就可以了。但名酒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比如有的溢价空间大,经销商的利润就特别大,可以说是暴利,这是不正常的;而五粮液则不一样,由于市场价格的原因,五粮液有的经销商就只有几个点的利润,这也是不正常的。
酒业家:您从1991年便开始卖酒,2004年开始做酒厂,既做过上游厂家也做过下游渠道商,从您自身的经历来看,厂商关系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
李健:这个我用老子的思想来回答——和,和谐的“和”,就是太极状态。这个太极状态、和的状态是什么?它就好像太阳系中太阳和各个行星之间的关系,各个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带给各个行星光和热,而行星又是太阳的卫星,起到保护太阳的作用。
白酒这个产业链也一样,厂商之间的主导方绝对是厂家。但是,你不能把供应商和经销商杀掉,杀掉后太阳就没有了卫星,也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个“阴”是指众多的经销商,“阳”是指厂家。所以说主导方一定是厂家,品牌是厂家的品牌,然后要与供应商、经销商和谐相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觉得几方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和”。从我从业这27年的经历来看,和则利,和则各方都能得到发展,自然也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酒业家:怎么才能做到这个“和”?
李健: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比如说要处理好我们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经销商的职能是什么?是厂家手臂的延长,厂家对某个地方环境不熟悉,他能起到配送、管理终端、回笼资金、信息反馈等作用,这就是他的价值。
因此,现在有两种情况是不可取的:第一,很多厂家杀掉商家,越俎代庖,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个链条是绝对不能断的。你把经销商杀掉就等于是自杀,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第二,有的商家想做大,甚至是替代厂家的作用,这也是不现实的。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各司其职、各美其美。厂家生产好的产品,打造好的品牌;商家回流信息、回笼资金,赚取渠道应该赚取的利润。厂家要想剥削商家,这是不对的;商家要想获得暴利,这肯定也是不对的。
这就是厂商之间的最佳关系,就是“和”。供应商同样如此,浙江的商源,他做伊力特和泰山,其实是充当了一部分厂家的职能,他做伊力特相当于伊力特在浙江的一个分公司,做泰山也相当于泰山在浙江的一个分公司,这个是不正常的。而正常的厂商关系,不管是茅台、五粮液还是我们(宣酒),都应该是一个地级市一个经销商。我们分得更细,一个县都有一个经销商。对于渠道而言,大商制是不科学的,扁平化更利于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