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看不到未来
直至2017年,代理商们普遍看到,下滑不是暂时的,下滑是转折点。代理商们看不到未来。当代理商看不到未来时,有些就不再受大品牌的气了,有了果断地向厂家说“老子不干了”的勇气了。
除了销量整体下滑外,人力成本的上升也让代理商们承受不了。
在销量增长时,成本的增长是可以暂时忽略的。因为销量增长可以摊薄成本。当销量停止增长时,代理商们发现利润被销量和成本双重挤压。
销量没增长,促销费用的增长挤占了毛利;成本的增长进一步挤占了利润。
过去,快消品行业代理商的平均利润大致是3%,平均配送费是7%-8%,这还不算促销费和管理费用。
过低的利润,稍微受点销量和成本影响,就进入盈亏平衡点。对于一些价格透明的快销品,毛利已经相当低了。
代理商可以承受一年不赚钱,但很难承受两年不赚钱。如果两年看不到赚钱的希望,代理商们就有了“说不”的勇气。
大品牌要做出改变 让利给经销商
近几年大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失去了方向,已经没有带领商家进步的能力了。在营销方面失去引领作用,不能带领代理商们进步。这是大品牌失去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但是普遍陷于“谁先涨价谁先死”的魔咒,不敢给经销商涨价。有的企业发了涨价通知单却受到了经销商的抱团抵制,涨不上价。生产企业面临着生存大考,如何获取定价权成为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随着行业封顶,现在厂商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大品牌在代理商面前的主导权将进一步丧失。
涨就一个字,要涨好多次。随着食品行情开始回暖,不管是原料、运输费还是人工的上涨都是意料中事。上涨的情况迟早要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早。关于后市行情预测,相信做食品的人都有感觉,良好的行情延续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无论是原料、成本费还是人工,要考虑的不是涨不涨,而是涨多少的问题。
看来,2017年的食品行业,也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要想赚钱,还真得使出浑身解数。上游的原料商、生产厂商的兄弟们,把利润留一点给后端的经销商兄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