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此前甚嚣尘上的众多以众筹之名行预售之实,或是以众筹作为噱头甚至不惜刷单的种种行径,世界众筹大会的定位和“雏鹰计划”的推出,似乎正在让一度变味的众筹产业回归正途,即通过互联网筹集大众之力帮助创业者和创新者实现梦想。也正是这种回归,让众筹背后的商业价值潜力与大众和投资者真正展开互动。
众筹仍有巨大空间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后“双创”一词开始流行。
今年6月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创业和创新再度给予关注和扶持,确定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令“双创”再度升温。
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发展升级》的文章,提出“运用各种方式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带动起来,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随着国家层面对“双创”的大力扶持和相应配套服务的逐步完善,原本受资金等条件限制的创业和创新力量有望得到激活,诸如世界众筹大会和“雏鹰计划”等“双创”支撑平台或许也将越来越多地出现。
众筹的产生为草根创业和创新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创业和创新企业的活力也成为众筹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中国众筹市场的先行者之一,有beplay正规 显示,2014年京东众筹已占全国众筹市场份额的60%。不久之前,京东众筹也曾因“刷单门”事件一度受到市场诟病,但此次“雏鹰计划”的推出显示了其布局众筹市场的更多雄心。
相较于为创业和创新企业提供单纯的融资平台,“雏鹰计划”眼光更加长远,把握住了众筹背后的商业价值潜力,也就是创业和创新企业的成长空间。参与“雏鹰计划”的企业在得到京东金融生态投资的基础上,还可获得京东专业团队的创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对于京东来说,通过“雏鹰计划”扶持企业创业,既是在助力创业者,也是对自身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充实。比如说,当创业企业需要大批量采购时,可以使用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当有人对众筹项目感兴趣时,众筹款需要通过京东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支付,当创业公司的产品达到稳定的量产规模时,还能入驻京东旗下的采销平台进行销售。随着创业者逐渐成长,京东在众筹领域的领先者地位也能得到更多巩固,最终将实现多方共赢。
“擦边球”乱象仍需规范
随着众筹在中国市场广受各方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众筹项目涌现在公众视线,包括酒行业在内的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一股众筹热。
众筹的优势是摒弃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门槛,这对于真正有资金和资源需求、有创造力的企业、个人和产品而言是“绿色通道”,但对于原本不具备众筹条件,甚至某些不良产品而言,同样也降低了监督门槛,使得众筹领域鱼龙混杂。
由于门槛相对较低,当各类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前仆后继地亮相时,众筹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路径似乎开始变味,其扶持创业和创新的初衷正逐渐被各类预售式、炒作式的“擦边球”众筹所遮蔽。
众筹和预售,从形式上很难去清晰界定,其微妙区别就在于发起人的本意和众筹产品是否具有创造力。目前国内大部分产品众筹,其实更接近于产品限时预售,或是借助风头正劲的众筹之名吸引媒体和用户的关注。
当众筹在中国发展至今,有很多众筹平台实际已转型为预售平台,也有观点认为预售更符合中国式众筹的发展现实,才是众筹的未来。众筹在中国遭遇的这种变异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中国用户对于众筹回报的要求会相对实际,比如真正有创造力和差异化的众筹项目相对较少等,反而产品预售在国内市场有着更多的需求,比如对市场反应进行产前检测、降低生产风险等。
预售式众筹有其现实需求和商业价值,但如果将众筹等同于预售,实际上忽略了众筹背后的商业价值潜力,即创业者或创新者的成长空间,因为预售是基于现实产品,而众筹更多是基于未来。
另一方面,借众筹之名吸引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炒作式众筹如今也是愈演愈烈,甚至以刷单来制造眼球效应。这类所谓的众筹,对众筹产业实际上是一种伤害,降低了大众对众筹的信任度和参与度,对于真正有资金和资源需求的创业者和创新者也是一种打击,与众筹本质背道而驰,未来有必要进行相应规范,让众筹回归本质,发挥其支持创业和创新的作用。
酒业众筹仍在起步
中国酒业的众筹市场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走热,进入到2015年后呈现大跃进趋势,酒类众筹项目接连出现,众筹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传统酒企创新的一种途径。
与传统酒类产品相比,参与众筹的酒类产品通常在酒水品质、包装设计、文案设计等方面有更多考究,价格方面由于绕过诸多中间环节也更加亲民,产品性价比相对更高,其中佼佼者如巨刚众酒、燃点白酒等也被奉为酒类创新的代表。
酒类产品属于消费品范畴,其产品创造力主要体现为产品力。目前酒类行业相对成功的众筹案例主要是由营销策划人士所主导,依赖于创业者的眼光、审美、情怀、理念等,在产品包装设计和文案设计等视觉形象方面精雕细琢,酒水本身则多与酒类生产企业合作。
尽管相较于传统酒类产品已有创新,但目前酒业众筹还只能算是在起步阶段,因为目前的产品创新主要是外在品相的创新,而且众筹项目的成功更多还是依赖于创业者的人脉资源。这种运作手法对于产品销售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有助于建立一个相对优质和稳固的消费圈层,并逐渐外延,但如果是从众筹的角度来看,过于依赖人脉资源可能在规模上会有所受限。
应该说,目前存在于整个众筹市场中的某些不成熟或不规范现象,与此前众筹行业过于强调众筹金额等有关。其实,筹到多少钱并不是众筹行业或众筹项目的关键,关键是众筹产品和众筹产业的创造活力,以及通过众筹,这些创造活力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成长,这也是其价值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