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心理障碍,5大招搞定卖场!

2015-04-01 08:30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随着现代渠道的风起云涌,一些KA卖场不可遏制地横亘在经销商的面前,如何与这些渠道打交道,从而获取有利于自己的地位,便提上了经销商的日程。

但在与卖场的交往中,经销商的营销人员却经常出现一些心理障碍,这些“心魔”不解除,就会影响与卖场的平等合作,因此,需要探讨一下这些心理障碍。

一、面对卖场的五种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有些营销人员在与卖场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胆怯、沮丧、失望、脆弱、萎靡不振、退缩等诸多的自卑心理。

比如,有的营销员一见到卖场人员就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一见到卖场领导,就害怕话说不好,担心出丑;再次,还担心他们以强凌弱‘敲竹杠’:要这费用,要那赞助;最后,最担心的还是害怕他们会通知我们的产品‘下架’。

与卖场运营人员打交道真的这么难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导致营销人员有如此的自卑心理呢?

(1)缺乏运作卖场的经验。由于大型零售卖场是新兴渠道,很多经销商往往缺乏系统运作大卖场、KA店的经验,因此,面对训练有素,咄咄逼人的卖场运营人员,他们往往自叹弗如。

(2)对自己产品没信心。总认为卖场里卖的都是名牌货,而自己的产品却属于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面对着每月都有可能被下架的产品,他们往往忐忑不安,异常焦虑。

(3)过于高看竞品或其他产品。看到别的厂家大规模地做促销活动等,而自己负责的品牌“囊中羞涩”,不敢面对卖场运营人员提出的一些要求,导致他们谈卖场色变。

(4)过于高估卖场及运营课长,也是导致厂家人员自卑的原因。他们习惯把卖场及运营课长当“神”敬,时时仰望卖场,造成与卖场不在一个层级的灰暗心理。

此外,负责卖场人员的性格缺陷,即由于自身先天性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差距大,也导致他们自己瞧不起自己,心里落差大,使他们恻恻应对卖场人员。因此,在上述自卑心理的作崇下,他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2.过于依赖

一些经销商的营销人员在与卖场采购签订了进场协议后,往往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而长长松一口气了。很多经销商表示,我们进入这个卖场,投入了几万元,打点采购和运营人员也花了不少‘银子’,现在产品终于摆上了货架,我们也可以轻松一下了,产品销售以及卖的好坏,主要是看卖场运营课长给不给我们帮忙了。

很明显,他们把产品销售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卖场及其运营人员身上。

的确,在与卖场运营课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负责卖场的人员都存在着这种过于依赖卖场的现象,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心理失衡。做卖场,就象找老婆。花了那么多的“彩礼”,陪送了那么多的“嫁妆”终于“迎娶进门”,现在总该回报我们了吧。在这种畸形心理下,他们把销售的“宝”押在了卖场,尤其是运营人员身上。

(2)过于相信卖场人员。谈判时,被卖场里暂时的“销售假象”及其采购、运营人员给“忽悠”了,进了卖场,就有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让他们对卖场充满信心,殊不知,这极有可能是个“美丽的陷阱”。

(3)把销售提升寄托在节假日。比如,把销售目标的达成希望寄托在诸如春节、五一、十一、中秋等销售黄金季节,这其实是“望梅止渴”,这种依赖,最后大多会让经销商很失望。

此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懒惰等,也是造成他们过于依赖卖场的重要原因。

3.急功近利

很多经销商在与卖场运营课长合作过程中,总是暴露出急功近利的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卖场尽拣“大”的挑,小商超看不到眼里;二是投入就要立马见效益,过于急于求成;三是患得患失,一见短期内没有效益,立马就想撤。

以上现象,其实说白了,都是急功近利而浮躁的心理表现,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状况,其原因大致如下:

(1)过于阔摆,相信大投入才有大回报。总是认为大卖场、大投入,也肯定会带来大回报。

(2)太注重眼前利益。今天播种,明天就想收获。过于注重与卖场交易的实惠,一旦出现销量不好,就会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与卖场运营人员的关系也会从一落千丈。

(3)压力过大。企业投入过大,下达的销售目标过高,也是导致经销商“拔苗助长”操盘卖场的关键原因。

4.攀比心理

“张课长,为啥你们让A产品做陈列,而却不让我们做?”;

“李主管,为啥给我们的产品结帐档期那么长,而B厂家却那么短?”;

“赵经理,为什么给C产品设个专柜而却不给我们设?”。

以上都是经销商在与卖场运营负责人合作当中,经常出现的争执和问题,攀比心理的出现,让经销商与卖场运营课长冲突四起。

以上攀比心理的出现是什么造成的?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攀比心理呢?

(1)总希望能与别的厂家一样。不同的厂家,其资源配置能力是不同的,对于卖场的投入也是不同的,作为厂商的人员操作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其在卖场以及运营人员眼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渴望全卖场“大一统”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过多的攀比只能自寻烦恼。

(2)感觉自己也投入了。认为对卖场既然进行投入,就应该能够得到大伙儿都能够得到的待遇,殊不知,投入也有大有小,没有充分地估计对手以及卖场里的内部运营状况,尤其是一些“暗箱操作”,导致对卖场以及运营人员的错误理解。

(3)过于厚爱自己的产品。“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认为自己的产品也不错。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自己的产品大好特好,论品质、包装、服务等,一点也不比其他厂家的产品差。

5.自视过高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自视过高,其实就是一种盲目自信或者孤傲清高,往往是认为自己的能力超群,或者自己的产品是“香饽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此,不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心理优势下,往往以一种盛气凌人的姿态来与卖场交往。

(1)产品是畅销品牌。由于所代理的产品是著名品牌或产品非常畅销,从而给经销商及其人员一种优越感,在此情况下,对卖场“颐指气使”甚至威胁便也不在话下了。

(2)经销商实力雄厚,与卖场合作风格较为强势。有的经销商,尤其是“大牌”,往往具有“强势”文化基因,他们不论是找下游客户,还是与卖场谈判与合作,都表现得较为强势,是典型的“铁血政策”。

(3)经销商人员过于清高。由于负责卖场的人员自身性格原因,往往恃才傲物,过于清高,以致“孤芳自赏”,对卖场人员不冷不热,表现得很不合群。

总之,对于经销商来说,对于卖场的态度,是“既爱且恨”的。其实,在与卖场运营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只有克服了自卑、过于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自视清高等心理障碍,才能在与卖场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抛却短视,放眼未来,才能在双赢的目标下,友好地进行持续合作。

二、五招搞定卖场人员

在摈弃了与卖场交往的“心理疾病”之后,那么,作为经销商,如何利用一些策略与技巧,来与卖场人员处好关系,从而争取更好的销售条件,以提高产品销量呢?以下五种连环招式可供大家参考。

招式一:借渠浇水,“摆平”对方。

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作为在卖场有着较大目标压力下的运营人员也是如此。

某饼干经销商老板定期拜访某大型卖场运营课长,经常请他们到一些咖啡馆、西餐厅小坐,让卖场运营人员感觉到对他们的重视,也便于他们打开话匣子,倾吐他们工作中的心声。

采取这种方式,老板在不违反原则,遵循利益为先的前提下,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从而也让他们不好意思回绝在卖场举办促销专场、搞堆头、借用空地搞“陈列屋”或“包柱”等宣传自己的产品的要求,最终扩大了产品销量,也增加了卖场的利润,双方也皆大欢喜。

招式二:引君入瓮,进行“洗脑”。

卖场运营人员的工作往往是单调的,除了盘点、评比和“宣判”各厂家的产品表现,裁定哪个厂家可以做促销活动,哪个厂家的产品应该“下架”外,他们很少能走出自己的“活动”范围。因此,通过邀请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到企业现场“采风”参观,开阔他们的眼界,或邀请他们参加企业年会,象征性地发放一些纪念品等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厂家以及产品包括经销商自身的“神通广大”,增加对厂商好感与印象,有助于他们在工作当中,更好地“偏袒”自身的产品,让厂商与运营人员的沟通潜移默化,不显山,不露水,从而达到加深与卖场的关系,进而能够左右卖场的目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邀请对方来企业参观时,作为经销商或其营销人员一定要全程参与和陪同,另外,要尽量安排企业相关领导出面接见,让卖场人员也“受宠若惊”一回,最后,此次安排一定要善始善终,不可“虎头蛇尾”,不能来时热情满怀,走时不冷不热。

招式三:跳出生意,先交朋友。

很多经销商在与卖场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手段单一,做法生硬,以致功夫花了,“礼”也到了,但彼此关系,仍然如隔着一层冰,难以实现心理上的互通与共融。

某白酒经销商一直与大卖场的人员关系生疏,产品促销、陈列、堆头等得不到卖场的大力支持,眼看着竞品“耀武扬威”地大做促销、宣传活动,而自己却只能“望洋兴叹”,这让他感到非常郁闷和难以释怀。

后来,厂家做人事调整,让一位擅长与人沟通的女主管走马上任。该主管到任后,了解到了与卖场关系不是很顺的事实和原因。于是,她决定寻找机会,来改善这种尴尬局面。

后来,她听说卖场运营课长的老母亲病了住进医院,该主管马上采取行动,她跟经销商一起,买了很多保健品、滋补品前去看望,虽然那天运营课长并不在,但他还是通过他的母亲了解到了这家企业及其经销商的关心行为。

于是,自那以后,这位卖场运营课长就格外关心和照顾这家白酒企业,产品销量自然很快就有了较大的提升,厂商也因此与卖场建立了很好的客情关系,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与方便。

招式四:转变角色,充当顾问。

在与卖场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转变身份,巧妙地扮演顾问的角色,有时也会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转变角色,充当顾问要做好如下方面:

1.一定要善于谋划,要能够不显山不露水不伤及对方自尊的情况下,从卖场的角度设计出符合卖场与自身利益的系统解决方案。比如,阶段性促销活动策划方案、卖场宣传方案等,从而在助人的同时达己。

2.对于提供的解决方案,作为负责卖场的人员一定要能够贴身服务,注重过程引导与帮扶,不致于在计划执行当中,方向偏离或走调。

3.经销商或其人员一定要“居高临下”,从专业的角度,用未来的眼光,来系统设计方案,不能让对方有“做秀”的感觉,从而树立“专家”以及“顾问”的权威性、公信力,让卖场运营人员俯首贴耳,言听计从,进而能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招式五:深层同化,安插内线。

有的经销商,为了改善与卖场人员的关系,很多都采取隐性“商业贿赂”的明扣、暗扣方式,其实,在市场日益规范的今天与明天,这些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方式,应该通过一种较为“阳光”的方式来转化和改变,而通过对卖场运营人员深层同化,即将其发展为厂商“名誉员工”这种方式,巧妙安插内线,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某饮料厂商定期邀集卖场运营人员到企业开茶话会、联谊会等,听取他们对厂商产品的看法,以及有关产品线梳理、品类管理、定价设计、促销设定等等方面的好的建议。同时,通过他们的报告式的讲解,作为厂商还了解到了其他企业所不能了解到的有关卖场采购、运营方面的信息。

此外,对于一些核心合作卖场,还通过颁发“荣誉员工”、“卖场辅导员”等名衔,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于这些卖场运营人员,还根据卖场的销量与盈利水平,发放金额不等的“顾问费”,“辅导费”,以此来奖励他们对于自己的贡献。

如此,通过这种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交往”方式,把运营人员发展成为了“企业员工”,达到了卖场人员“内部化”的良好效果,从而为企业安插了“内线”和“眼睛”,方便了厂商获取信息以及灵活采取措施,最终实现了改善和提升客情关系,以及提升卖场销量的目的。

崔自三:经销商战略发展研究专家;著名营销实战培训专家;中国总裁培训网金牌讲师;《销售与市场》联合培训中心专家讲师;北京时代光华特约高级讲师;“营销OJT”现场实战训练模式创造者。

    关键词:经销商卖场来源:白酒经销商学院 崔自三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