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专业红酒网站”贴出了以下图一张,上面列了12个“酒庄”。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世界知名大酒商,但他们都不是酒庄,尽管他们旗下有众多大品牌、众多好产品(其中就不乏酒庄酒)。
那么,酒庄酒究竟是什么鬼?说到这个话题大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应该大都是那声名远播的“五大名庄”吧?!可见好的制度对于行业发展是多么重要,拿破仑三世倡导的1855酒庄分级制度今天依然影响着全球葡萄酒产业!
酒庄,在这个流行装腔的时代,也算是个热门词汇,并且,好像并不需要太多解释,酒庄不就是做酒的吗?可酒厂也是做酒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就这么轻轻一问,原来我们脑中以为是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无严格的边界。小伙伴们都知道法国有很多酒庄,仅波尔多就有不下9000座。上图中把智利的Concha y Toro翻成干露酒庄,这就不太恰当,干露酒厂或干露公司更贴切。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干露公司旗下不仅有很多优秀产品,也拥有酒庄。另一个反向例子,是拉菲传说和拉菲传奇,这是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Groupe DBR Lafite (DBR:Domaines Barons deRothscild)旗下的品牌酒,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持有著名的拉菲酒庄Ch?teau LafiteRothschild,但拉菲传说、拉菲传奇与拉菲酒庄除了名称外并没有其他关系。再说明白点,拉菲酒庄是酒庄Ch?teauLafite Rothschild生产的,拉菲传说、拉菲传奇是酒商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生产的。
酒庄产酒庄酒,酒厂产品牌酒。
有没有更清楚一点了?还是更糊涂了?
不急,我们慢慢来。
酒庄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
酒庄源于一个词,一个带着封建老掉牙气息的法文单词——ch?teau(发音接近xiādòu),音节上仿佛就能听出来那森严等级,一副老派模样,但它光彩的另一面则代表着传统的遵守与对规律的尊重,这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它的法文原意是城堡,并不与酒特别相关,只是当它遇上波尔多,含义才获得了延伸。
波尔多意义上的酒庄ch?teau bordelais,是一个葡萄酿酒单位,类似于中文的作坊(比如水井坊),它包含葡萄园、酿酒车间、酒窖、城堡(虽然这是这个词的本意所在,但其住人与否、甚至留存与否,在酒庄这一层意义上都不重要)等要素,涵盖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到陈酿整个过程,同时也指这个单位的葡萄酒产品。
Ch?teau对应的英文词是castle,但castle仅有城堡之义,并没有与酒有关。但这并不代表Ch?teau一词只出现在旧世界葡萄酒上,新世界酒标上有时也能见到,只不过这些产品背后通常都有法国的影子,要么是法裔业主,要么是法籍酿酒师。
而英文里的winery特指葡萄酒厂,法语里倒没有专用的词汇,只有泛指的négociant。
今年销量好,酒不够卖,我能用邻居家的葡萄吗?
邻居家的同产区的葡萄(偷偷说一句,其实大伯大妈的葡萄照看得比我还好:-p)也不行吗?但是,很遗憾,真不行!也就是说,酒庄酒的产量是限定的,不能超过酒庄自有葡萄园的产能。同时,法国的AOC原产地监控命名法对每个产区的产量都有明确规定,以著名的波尔多大区为例,每公顷(等于15亩)葡萄园产酒在5500到7700升之间(因酒种和年份会有差异),而梅多克medoc次产区则降到5500到6500升。勃艮第的Domiane则不同,可以租用他人的葡萄园,也可以收购同产区的葡萄来酿造,或者直接去购买、拍卖会上拍原酒,这是两者的重大区别之一。只是,勃艮第顶级产区地少量少,常常供不应求。
酒庄酒一定要在酒庄内灌瓶吗?
一个重大误区,酒庄酒概念中最核心的是葡萄、酿造和陈酿三个环节,非重点环节的灌装并非区别酒庄酒与否的核心条件。实际上,法国酒庄产量普遍不高,酒庄里都没有灌装线,一般都是在灌装时请移动灌装车(两辆专用车拼成一条半自动灌装线)开进酒庄来完成灌瓶。如果不是在酒庄内完成,那你就不能在酒标上印上“在酒庄内灌瓶”这句话,仅此而已。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在酒庄内灌瓶,一能保证酒不被偷换,二能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氧化等对酒质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酒庄不能产品牌酒,那副牌、三军呢,那些是酒庄酒吗?
不少人把一些名庄的副牌理解成为营销行为,这样说不完全,至少初心是想尊重葡萄生长的自然规律、用年轻葡萄来酿副牌以确保正牌的品质。只是,副牌可以用酒庄的名字,但不能用“酒庄”一词,就像小拉菲叫Carruades de Laifte。
除了副牌,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梅多克产区的中级庄Ch?teauTour Prignac坡立蔓酒庄,它出一款Grande Reserve de Tour Prignac,是酒庄里精选优质地块的老藤所酿,比普通款品质更好,但与副牌一样,可用酒庄的名字而不能用“酒庄”一词。
以上两种情况,用的是与正牌同一葡萄园的葡萄,并由同一酿酒团队在酒庄里酿造、陈酿,所以,它们实际上属于酒庄酒,尽管名称里没有“酒庄”一词。
而后来又有人出了所谓三军酒,这就与酒庄没有关系了,只是该酒庄上层公司扩展的品牌酒。比如前述拉菲传奇之于拉菲酒庄,又比如小龙船之于佰师桅龙船酒庄(Ch?teau Beychevelle),这两者都是品牌酒,除了名字并无任何其他关联。
一个酒庄只能有一个名字?
这个应该是了吧?恰恰又有例外,比如格拉芙产区的斐兰德酒庄Ch?teauFerrende,是当地不多的既产红葡萄酒又产白葡萄酒的酒庄之一,但它同时还出产纪龙酒庄Ch?teauGuillon,两款酒的酒质是相同的,并无正副之分。原来现在的酒庄是由两家酒庄合并而成的,像这样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酒庄名称可以保留使用,不管原先的城堡是否还存在。
我是壕,我可以造一个酒庄吗?
真的是very very对不起,在波尔多,即便你富可敌国,你也不可能新造一个酒庄,以你名字命名,或者以你父亲、祖父的名字去命名它!
不过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可行的路径是先购买一座现存的酒庄,然后改成你想要的名字(通常只是在原来名称里加上一个新主人的姓氏)。
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了。酒庄就是某个特定的自有葡萄园的酿酒单位,它的产品就是酒庄酒;而品牌酒是由酒厂生产、对产量没有法定限制的产品。前者是精耕细作的小众产品,更富个性特色(甚至酿酒师对酒的理解和偏好也常常会在酒中得到体现),但仅用固定自有葡萄园的葡萄,受年份影响酒质差异大;后者是规模化生产的大众产品,适合大众口味,但可用同产区所有地块的葡萄,反而受年份影响小。酒庄只能做自己的产品,酒厂不仅可以生产其自有的核心品牌产品,也可替别人生产——国内市场上大量的OEM产品,大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
这下该清楚了吧。
比起酒质,同产区的酒庄一定优于品牌酒?
没有绝对,但多数时候是对的,尤其是前者更具特色与个性。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好的品牌酒尤其是大品牌,产品一定富有该产区特色并代表该产区中高水平,但它瞄向大众消费者,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大家的口味。而酒庄酒产量受限,瞄向有更多葡萄酒知识和经验的小众群体,当然要以自己的特色去吸引消费者。品牌酒与酒庄酒一起,体现出葡萄酒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当然,酒庄酒通常也会比品牌酒贵一些,但也绝非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酒庄酒的价格区间非常大,低至百元以下,高至万元以上,多数还是亲民的。对于广大葡萄酒消费者来说,日常消费品牌酒,偶尔探索酒庄酒,这是多数消费者进阶成为葡萄酒爱好者、对葡萄酒了解加深以后,追求个性化消费的自然演化过程。
有些人喝茶只是解渴,散装茶也不以为意,但茶客会去追求差异化和多样性,进而细化到某山某村某坡地,这道理是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