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酒业协会、滨州医学院联合举办的以“新常态·个性化·性价比”为主题的2015中国葡萄酒发展论坛在中国最大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市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二百多名著名葡萄酒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对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精准把脉,对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成功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对在新常态下如何发展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提升中国葡萄酒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走出误区适应新常态
中国葡萄酒发展论坛为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把脉会诊点活穴”。
(一)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喜与忧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认为,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呈现“四个趋好”。一是葡萄酒仍是热点产业。部分产区政府、企业并没有因为市场的改变,而改变对葡萄酒产业的热情和投入,行业外企业投资发展葡萄酒庄的热度不减。二是国内葡萄酒市场日趋理性化。2010年开始的葡萄酒生产、销售形势新变化,国产葡萄酒产品结构正逐步发生改变,高端产品销售大幅下降,中低端产品销售逐步上升,2014年中低端产品销售比重明显增加。三是个性化产品初露端倪。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各产区已出现一些品质优良的个性化产品,特别是一些小葡萄品种酿造得产品更具鲜明个性,且表现出良好的产区适应性。四是葡萄酒销售低糜状态开始出现改观。在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和国产葡萄酒销售结构的调整变化双重因素作用下,使 2013年国产葡萄酒销售呈现全行业大幅度下滑,结果导致2014年生产企业产品大量库存积压,很多企业倒闭或准备转让。但从2014年底开始,有的企业销售开始回升,2015年上半年,有的企业产品销售甚至呈现较大增长态势。
王祖明还认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四个堪忧”: 一是部分区域出现拔葡萄树现象。2010年以后,由于国内葡萄酒销售量持续下降,开始传导影响到上游葡萄种植业,从2012年开始,部分区域竟然出现了拔葡萄树或葡萄树冬季不覆土现象。二是国产葡萄酒性价比不合理。行业内普遍存在产品成本高价格就要高的认识误区,甚至存在只要聘请国外专家和酿酒师就能种出好葡萄或没有好葡萄也能酿造出好葡萄酒的认识误区,很多产品价格定位背离市场、消费者、产品品质等要素,往往从经营者喜好意愿为产品定价,因而失去很多消费者。三是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由于国内葡萄酒企业酿酒所用原料大部分来源于老基地,致使很多新建酒庄、新建基地,在酿酒葡萄品种选择上没有突破旧框框,栽培模式(技术)也没有创新提高,导致自种酿酒葡萄品质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所酿葡萄酒品质不高或缺乏个性特点,从而失去核心竞争力。四是市场营销模式和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滞后。随着2010年开始的消费市场变化,部分国内葡萄酒企业顺应形势,及时改变推广营销模式,并取得明显效果。但绝大部分企业仍把注意力放在传统营销渠道上(经销商),忽视了beplay好玩吗 这个最关键的现代化销售平台,从而失去了大批信息化终端消费者。同时专业营销人员葡萄酒知识和文化显得较为贫乏,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葡萄酒的推广营销。
(二)新常态下中国葡萄酒发力方向
中国酿酒大师、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树琪强调指出,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日趋理性化与个性化、国内葡萄酒产业亟待向集约化和精细化转型升级、中国葡萄酒产业由单一业态加速转向符合业态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五个必须:必须充分凸显中国葡萄酒个性,必须着力提高产品性价比,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必须积极发展“葡萄酒+”全产业链复合业态,必须优化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生态环境。
刘树琪强调个性化包含产品个性化、企业个性化、产区个性化三个方面:一是培育产品个性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基础。要尊重不同风土条件、尊重葡萄不同自然属性、尊重不同消费者需求特点,以“三个尊重”彰显产品个性。二是培育企业个性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在尊重规律中创独家秘笈,在勇于创新中创高招绝技,以尊重规律和不断创新培育企业技术个性和文化精神。三是培育产区个性化是提升竞争力的强力支撑。要种植培育个性鲜明的产区酿酒葡萄品种品系和高品质的葡萄酒品牌,培育个性鲜明的优秀葡萄酒文化,打造个性鲜明的葡萄酒法定产区地理标志,加快产区管理制度与国际优秀葡萄酒产区接轨,加大个性化产区宣传推介。
刘树琪强调提升性价比必须坚持“四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全面提升葡萄酒品质不动摇。严格完善葡萄与葡萄酒质量标准,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葡萄酒质量安全体系,从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加工、葡萄酒流通消费全过程实行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二是坚持严格控制成本不动摇。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多生产投入品,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产性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营销环节过度投入。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要把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发展为主,积极研发生产适合中国老百姓口味、具有地域风情特色和“中国标准”的葡萄酒产品。四是坚持发展全产业链复合业态不动摇。从单元酒庄到酒庄集群,从葡萄酒功能区到特色小镇,从葡萄酒休闲体验到葡萄酒旅游,从葡萄酒饮用到葡萄酒养生健康,从葡萄酒beplay好玩吗 平台到葡萄酒物流,全方位推进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1、葡萄酒成为我国消费市场新增长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漆云兰指出:新常态的四大特征就是速度、结构、动力、挑战。就速度看,从过去的10%以上高速增长到百分之七到八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就结构看,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使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化,是新常态最显著的特征;就动力看,过去国家很大程度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包括人口红利、资本性投入、土地环境等一系列高投入支撑,未来的新动力就是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挑战看,既有内部新层次矛盾的挑战,又有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的消费更多的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葡萄酒的消费就是消费国际化的典型代表。“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模仿式、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式、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模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将成为今后的主流。”
酒类市场跟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12年国家“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力行节约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首先影响到的是消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公务消费,对高端酒的影响可以说是断崖式的缩小。但是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类是一个进入到中国人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整个人生过程当中的必需消费品,所以对于包括葡萄酒在内的酒类消费市场具有强大的自觉性。从消费结构看,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特征也由最初的同质化、基础性消费向个性化、差异化消费转型;我国未来的消费需求面临着新一轮结构调整和升级,个性化、多样化、理性化消费将会成为主流,葡萄酒愈来愈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2、加强中国葡萄酒力的营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今天胜德品牌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 圣德书院创始人张海良博士富有哲理地强调:“不研究战略无以研究战术、不研究宏观无以研究微观、不研究未来无以研究当下、不研究明天无以研究今天、不研究世界无以研究中国。新常态下中国葡萄酒企业应该收回“拳头”,练练“功夫”,再次规划,精准出击”。中国葡萄酒产品要重视力的再营造:一是强化个性化和性价比的再探索。不仅是订制,还有泛金融体系、积分应用体系等等;不仅是物美价廉,还有格兰仕模式、利润固定法等等。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在葡萄酒企业中的应用探索 。谁能把经销商从保姆变成父母,谁能把大客户真正变成一家人,谁能把竞争对手变成亲兄弟,互联网+在葡萄酒领域难道就只是做beplay好玩吗 ,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地探索。
3、中国葡萄酒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教授认为中国葡萄酒市场有着光明的前景,葡萄酒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他从国内外“三大”酒种的比例给出了理由给出了理由:如果把啤酒、葡萄酒、烈酒世界三大酒种加起来等于100,啤酒的比例是78%,葡萄酒是11%~12%左右,烈酒是10%。中国三大酒种产量加起来,大概是6千多万千升,啤酒为4922万千升,白酒为1257万千升,葡萄酒为116千升,如果三个酒种加起来等于100,其比例是啤酒占78%左右,白酒占20%,而葡萄酒还不到2%。如果跟国际接轨,我们的葡萄酒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所以我们的葡萄酒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认清大势把握新常态
中国葡萄酒发展论坛,为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悬壶疗殇赐方剂”。
(一)塑造中国葡萄酒质量风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学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华教授指出,原产地的生态条件、葡萄品种以及所采用的栽培、采收、酿造方式等,决定了葡萄酒的质量和风格,这也是葡萄酒地理标志的基础。葡萄酒是多种因素复杂关系的产物,包括人和自然、地点与社会、生态与文明等。
李华认为,葡萄酒的质量和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葡萄酒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不同产区的不同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适应性品种,各具特色的酿造方法和陈酿方式等,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产生了很多类型的葡萄酒。每一类葡萄酒都具有其特有的颜色、香气和口感。即使是同一类葡萄酒也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一样的风格,这就是葡萄酒的多样性。在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的葡萄酒中,又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产品,包括质量上的差异和价格上的差异。二是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与风格。只有使人舒适、愉快、给人以享受、和谐、美感的葡萄酒,才具有优良的感官质量,就是说只有优质的葡萄酒才具有独特的风格。一方面是它的层次性,即根据同一种类的葡萄酒给我们的感官刺激的综合表现,得出好酒或差酒或一般酒的结论;另一方面是葡萄酒的风格,即一种葡萄酒区别于其它葡萄酒的独有的特征和个性,或使人感觉舒适、愉快的个性程度。三是葡萄酒的外在质量,包括产地美丽的风景,葡萄园及葡萄酒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产品的自然特色、对环境的贡献等因素。独具风格的优质葡萄酒是从葡萄园开始的,是“种”出来的。
(二)固化中国葡萄酒个性风格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段长青指出:我们一直在讲葡萄酒的个性风格,事实上好的个性才是风格,我们绝不能把不好的个性误认为是风格。从中国葡萄酒产业市场现状看,已进入一个理智消费调整期。一是过去是喝酒的人不买酒,现在是喝酒的人自己买酒。这主要取决于价格的变化和消费风格的变化,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酒就买什么样的酒,挑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和欧美的不一样,所以对葡萄酒的消费和风格要求亦有不同的需求。二是消费群体个性化和多层次化比较明显。过去我们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属性或说是奢侈品或说是嗜好品,不管怎么说,95%以上的葡萄酒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嗜好品,而不是奢侈品,只有个别葡萄酒可以作为奢侈品。既然是嗜好品,就有个人的爱好、个人的口味习惯,有各民族的爱好,有各地区的爱好。三是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不断加剧。智利零关税、澳大利亚紧接着零关税,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控,使这个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段长青特别指出:目前我们国产葡萄酒同质化问题仍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喊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说解决同质化问题是摆在中国葡萄酒行业面前一个最关键的难题。这个难题到底怎么解决,很多葡萄酒企业的老板可能走过了不同的误区。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把全世界葡萄产区的气候类型加在一块儿,可能也没有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气候复杂,中国的气候类型太多太多,我们可以固化出很多特殊的风格,这是世界上人无我有的东西。不管是环渤海湾边,还是西北大漠戈壁,都是季风性气候带,都是雨热同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任何一个地区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你不要去和海洋性气候比较,也不要去和地中海气候比较,你应该看看你怎么办。所以个性化从这儿就开始了,就可能会分化出好的、中性的和差的。我们怎样把好的固化下来,形成我们的风格,把差的规避掉,把中性的减少,这是我们要做的关键。
(三)塑造中国葡萄酒庄文化个性
酒庄的概念来源于法文“Chateau”和英文“Castle”,它的愿意是“城堡”、“古堡”,指一个独立的葡萄酒生产单位,从葡萄种植、栽培和采摘,到葡萄酒酿造、贮存等,全部在自成一体的葡萄园基地内完成。欧洲酒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酒庄文化已经处在和葡萄酒本身同等重要的地位。
上海大朴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元认为,发展艺术酒庄是培育葡萄酒庄个性化的最佳策略。艺术酒庄具有复合性多元优势:它有利于产品和企业品牌的打造,有利于企业文化底蕴的积淀,有利于产品个性化和企业个性化市场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国产葡萄酒品牌与国际葡萄酒品牌的竞争,有利于人们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有利于人们精神文化情操的陶冶。艺术酒庄的建设应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紧密融合,形成具有地方风情的特色旅游文化景观,充分挖掘和彰显人文自然文化属性,或建设独立个性文化酒庄,或建设多元个性文化酒庄,或建设风格各异的个性文化酒庄集群。
陈元强调葡萄酒与艺术的结合是灵感的源泉。葡萄酒酒庄不再是欧洲人的专利,塑造葡萄酒庄的文化个性简言之就是突出本地文化,在传递欧洲风情和欧洲文化的同时,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酒品牌,传播五千年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中式风韵饮酒文化。2011年,新疆乡都酒业与上海“大朴堂”联合举办的“艺术家的葡萄缘”主题油画作品展和“我的葡萄恋”高端品鉴会。30多位艺术家创作了80多副艺术作品,完美地诠释了葡萄酒的不凡气质。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山东烟台国宾酒庄采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家杨传杰的画作设计制作酒标和包装,展出盛唐“TANG” 荷花主题系列艺术典藏葡萄酒,营造出或清新素雅,或热情奔放,或冷艳高贵的国宾葡萄酒庄文化艺术氛围。王朝酒业在香港展出的以“梅”(傲梅)、“兰”(兰心)、“竹”(成竹)、“菊”(咏菊)“四君子”为主题的王朝“礼颂”系列葡萄酒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并引起广泛关注。
(四)培养葡萄酒个性化大众消费自觉
国籍法国的世界美酒美食评委会主席爱德华·君度介绍:在西方无论是在家中、餐馆或宴会上,餐桌上总会摆一瓶葡萄酒,这是因为葡萄酒是食品,是健康品尝品,是充满个性的文化。我的家庭生活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大多数家庭一样,午餐和晚餐经常会品葡萄酒,而在中国几乎从不这样。
法国是现代葡萄酒文化的发源地。葡萄酒文化的重要性在某些国家是显而易见的,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他们将用餐的一半时间用于品尝葡萄酒,这是一种文化的标志,葡萄酒是充满个性的。在西方葡萄酒通常被认为是晚餐最重要的一部分,葡萄酒的档次是邀请品酒者的关键。今天人们试着将食物和葡萄酒相搭配,您所食用和饮用的东西搭配在一起诠释了一种文化。
葡萄酒是充满个性的,葡萄酒需要个性化。葡萄酒的生产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工业化葡萄酒,占世界消费量95%左右;一种是精酿葡萄酒及酒庄化葡萄酒,占消费量的5%左右。同工业食品一样,消费者越来越担心工业化葡萄酒的质量和安全,目前整体趋势是从工业化葡萄酒逐渐走向个性化优质精酿葡萄酒。在法国位于南部的大型工业化葡萄酒公司市场占有量正在逐年减少。在美国自2014年起突然开始发生变化,9美元以上葡萄酒购买者正在增加,而9美元以下葡萄酒消费者不断减少。消费者正快速地推动着葡萄酒品质不断优。在澳大利亚大型工业化葡萄酒公司在不断购买个性化葡萄酒企业。
工业化葡萄酒为追求产量大、价格低、品质稳定,通常需要进行化学的专业化处理,于是葡萄酒成了一种加工食品。如果控制适当,工业化葡萄酒会有其安全性的积极方面,然而其消极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和质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越来越难以相信葡萄酒的纯正性,他们越来越欣赏小型葡萄酒企业的产品,热衷践行小而美和地方化优于全球化的葡萄酒生产模式。
现在世界各地葡萄酒都应该尽可能地天然化,消费者非常警惕化学物质,葡萄酒必须纯正,具有明确的产地和可追溯性,也就是货真价实。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家酒庄,只有2500家酒庄因精酿葡萄酒而被认可,而这个数字还不到西方酒庄的10%。在中国我认为也只有不到10%的精酿葡萄酒,这些精酿葡萄酒有400家的交易网络。全世界有成千种葡萄品种,其中有不到十种是世界级星级葡萄品种,领导性品种有酿造红葡萄酒的赤霞珠、黑比诺、色拉子、美乐、丹魄等,有酿制白葡萄酒的霞多丽、雷司令等,这些品种我认为对中国都是极好的。
精酿葡萄酒最重要的是由酒评论家给予等级。一个时期以来,精酿葡萄酒消费者和葡萄酒交易,一直被20个专家给出的品质等级推动着,在过去20年当中,顶级红葡萄酒大师当属罗伯特·哈克,顶级香槟酒则是毕卡·卓琳(音)。这些酒评家极为重要,当他们将葡萄酒评为优秀等级时,会使酒的价格立刻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酒跻身最佳葡萄酒之列,让这些酒评家品尝你的酒是最重要的。
中国常春藤国际葡萄酒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建生强调:要创造葡萄酒消费的广阔空间。葡萄酒必须拓展更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大众化、餐桌化、常态化已经是不可逆趋势。作为从业者需要坚持葡萄酒的专业精神,从葡萄种植开始到葡萄酒上到消费者餐桌,最大限度地保证葡萄酒在各个环节的质量稳定性,确保葡萄酒到消费者手里是完好的、优质的和可信赖的;作为消费者,需要体验葡萄酒的娱乐本质,感受葡萄酒世代传承的人文情怀;作为传播者,需要尊重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不管消费者懂不懂酒,但对快乐的需求却是一致的。
开拓创新引领新常态
中国葡萄酒行业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饮丹聚元修真行”。
(一)打好企业个性化和性价比“组合拳”
张裕集团公司围绕培育葡萄酒个性化和提高产品性价比打出强力组合拳。
1、对产品准确定位。坚持酒庄酒与中低档酒两种模式并举发展战略。酒庄酒生产模式主要追求“优质、特色、个性化”,酿造具有“中国风味”的葡萄酒;中低档酒生产模式表现形式为“葡萄原料基地+发酵中心+成品酒生产公司+销售公司”,满足中低档产品生产对葡萄原料的需求,体现产品生产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主要追求产品的适口性、质量稳定性和良好的性价比。
2、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实行葡萄园“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有机化”管理。根据产品定位,将葡萄园分为高档葡萄园、优质葡萄园、普通葡萄园、白兰地专用葡萄园,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管理,坚持严格的糖度、酸度、色度、果实新鲜度、树龄、产量等葡萄综合品质指标评价标准。
3、实施葡萄与原酒分类分级使用。葡萄分类加工采用不同酿造工艺技术、发酵辅料及人员配置,确保不同等级原料加工不同类型葡萄酒。实行全球化配置原酒资源,优化葡萄基地及原酒资源配置和使用,并合理使用各类原酒,保证产品稳定和成本稳定。加强原酒使用质量跟踪与管理,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
4、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对葡萄原料质量,制定严格的安全控制系统,建立严格的原料安全机制,杜绝不合格的葡萄进入加工环节;对发酵加工的原酒,实行严格完整的安全指标检测,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责任追溯机制。
5、推行“绿色包装”与“简化包装”。在产品包装上坚持“绿色包装”和“简化包装”设计理念,对产品包装材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各类产品不出现过度包装。积极推行薄壁轻量玻璃酒瓶使用,推行以三层纸箱替代五层纸箱,推行包装材料集中采购,通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
(二)以创新驱动塑造产品个性与性价比
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仲惟明谈到葡萄酒的个性化和性价比深有感慨地说:葡萄酒新常态对葡萄酒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靠创新驱动才能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
1、以理念创新配置个性资源。围绕酿酒葡萄个性化塑造坚持“多箭并发”。在做好国内优势产区产业科学布局的基础上,收购智利中央山谷、法国波尔多世界级知名酒庄,全力打造产区风格“个性化”,同时利用国内首家专业酿酒葡萄苗木选育的中粮长城阿海威葡萄苗木研究中心,成功筛选出泰纳特、紫大夫、小芒森、马瑟兰、小味儿多、维欧尼等十多个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系),为实施多酒种均衡发展和酿造产区特色个性化产品奠定了重要的原料基础。
2、以技术管理创新提升产品性价比。立足基础源头,着眼产业链条,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加工、葡萄酒销售到品牌推广,主动适应 “互联网+”时代。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整合企业SAP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应用国际先进的MES(制造执行)管理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使用葡萄酒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化工厂”,推动转型升级。建立“智能化葡萄园”,实现对葡萄生长信息、病虫害信息、葡萄园生态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建立“信息化葡萄酒生产平台”,实现葡萄酒生产过程标准化、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建立“全过程产品质量监测平台”,实现葡萄酒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体系化、规范化运行;建立“一键式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在线食品安全追溯,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品性价比。
3、以结构品牌营销创新顺应消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产品结构、品牌打造、渠道建设、市场培养四个方面努力适应消费者。在产品结构上实现“风格多样化与需求多元化”结合,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在品牌打造上实现“高端品牌与大众品牌”结合,既坚持高举高端往上走,又顺应大众消费往下走;在渠道建设上实现 “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结合,坚持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互补,建立“互动式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实现产销信息共享和消费者资源大beplay正规 管理。
(三)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这个性价比核心
天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生感慨地说:中国葡萄酒行业曾有一个怪现象,酿酒师做得酒经检测进不了桶,根本不能做陈酿酒,但老板却告诉必须得做,结果造成低劣酒冒充高端酒,甚至卖到上千元一瓶,最后只能带来现在的进口葡萄酒热。喝完一次劣酒再不敢喝了,喝国产酒不行就得喝进口酒,所以诚信问题和性价比问题是一致的。这些年王朝坚定不移地坚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提升性价比的核心来抓,每个环节都不含糊。从原料质量到葡萄酒加工酿造,从产品灌装到营销环节,每年要花150多万元的检测费,所有分厂都坚持对每罐酒进行严格检测,年年检测,就怕出问题。我们一直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绝不欺骗消费者。
(四)塑造东方葡萄海岸个性风格
2005年8月时任蓬莱市委书记刘树琪先生,提出了世界第七大葡萄海岸新概念。从那时起蓬莱市始终把打造“东方葡萄海岸核心区”作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总抓手和根本落脚点,坚持以特色葡萄园塑造精品葡萄酒庄,以精品葡萄酒庄塑造优秀葡萄酒产区。
1、打造特色葡萄园。注重海岸酿酒葡萄适应性研究,实行种植模式标准化、苗木选择优质化、品种培育特色化、管理服务规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基地配套企业化。蓬莱产区绝大部分葡萄园实现由小行距大密度向大行距中密度的转变,由扇形架式向单干双(单)臂架式的转变,由扦插苗向嫁接苗的的转变。目前蓬莱产区拥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近17万亩,成为集赤霞珠、西拉、美乐等国际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及泰纳特、紫大夫、小芒森等优秀酿酒葡萄产区。
2、加强葡萄酒新品开发。以凸显产区个性为着眼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创新研发新产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蓬莱中粮长城”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悦”系列新酒和“明星”产品,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中粮君顶”实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出果香浓郁、口感柔顺,具有海岸特色的凤凰湖“T”系列葡萄酒新酒种,受到年轻大众消费群体青睐;海市和裕龙等企业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开发出起泡酒、预调酒、白兰地、威士忌等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酒品;“时代”和“国宾”等企业则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开发出“八仙”系列葡萄酒,“八仙人物”、“八仙葫芦”等特色葡萄酒更是打破传统设计局限,主题形象充满着浓郁的时尚风采。
3、加强葡萄酒特性研究。以“一带三谷”为基础,选取能够彰显蓬莱产区风格的赤霞珠、品丽珠、马瑟兰等7个红品种和贵人香、霞多丽、小芒森等3个白品种实行重点研究。通过采取对产区土壤、气候等风土条件研究和对产品理化指标测定、感官品评、香气风味物质分析等科学研究,塑造具有蓬莱葡萄海岸风格的个性化葡萄酒产品。
4、培育产区旅游文化个性。依托蓬莱产区“一带三谷”, 融合蓬莱仙境与蓬莱葡萄海岸、葡萄酒庄与葡萄酒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文化旅游业。推出了以君顶、国宾、瑞事临、瑞枫奥塞斯、苏各兰、文成城堡、古顶等酒庄为主体的特色酒庄旅游线路。君顶、国宾、苏格兰三家酒庄被省、市旅游部门确定为常规重点旅游景点,其中君顶酒庄为4A级景区、国宾酒庄为3A级景区。
(五)塑造西域戈壁葡萄与葡萄酒个性风格
1、在塑造个性化中提升性价比。新疆乡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琴感慨地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要做好个性和性价比,天、地、人缺一不可,新疆独特的水、土、光、热、气,是培育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个性和提高葡萄酒性价比的宝藏”。李瑞琴在乡都种得葡萄从未发生过病虫害,完全按照有机方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从原料种植到葡萄酒酿造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有机化生产。李瑞琴说“葡萄与葡萄酒浑身都是宝”,她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归纳为“三新、两高、三大”。“三新”即新理念、新思维、新商业模式;两高”即高科技、高品质的产品;“三大”即大健康、大循环、大环保。现在“乡都”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葡萄的下游产品包括原花青素提取、葡萄籽油和葡萄酒化妆品等产品在产业链中已经成长起来,并表现出广阔的前景。李瑞琴从涉足葡萄与葡萄酒到1998年“乡都”诞生,她在新疆天山脚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整整做了一个历时十八年的葡萄与葡萄酒的产业梦。
2、在优化政策生态中加快产业发展。宁夏禹皇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图认为:“葡萄与葡萄酒产区的风格特色应体现如下要素:具备适宜的酿酒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具有稳定的主栽培品种或品种群;达到一定规模的葡萄种植面积;已形成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及葡萄品种栽培模式;已形成完整、 成熟、合理的葡萄酒酿造工艺技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企业群;具有代表性的葡萄酒产品”。
葡萄与葡萄酒个性化塑造,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做得比较突出。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被世界众多葡萄酒淘金者称为“中国最优质产区”,成为世界葡萄酒地图中的明星板块。宁夏是中国第一个出台葡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省区;宁夏实施了中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宁夏是中国第一个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省级观察员;宁夏是中国唯一成立省级葡萄酒管理机构的省区;宁夏是全国唯一实行酒庄列级管理的省区;宁夏是率先在全国把葡萄酒列为农业支柱产业的省区。世界最权威的三大葡萄酒大师之一、《世界葡萄酒地图》编辑者杰西丝·罗宾逊在了解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状况后惊奇不已:“我从没见过哪个政府如此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