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自2012年末走向低迷,到目前在食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一枝独秀,其发展路线图是U型还是V型抑或是L型,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趋向于L型,因为历史的经验表明:谨慎胜于骄傲,冷静客观胜于盲目乐观。
2002年至2011年被业内称为“黄金十年”。这十年间,白酒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也滋生了一些问题,为其后的衰退埋下了伏笔。
总结这十年的经验,必将为今后白酒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黄金十年”业绩靓丽
这十年间,白酒行业业绩大幅提升。
2010年度白酒产量同比增长26.81%,为2001年的5倍多。2011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233家,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3%(因入选标准调高);行业资产总额3095.03亿元,全年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1025.55万千升,完成工业总产值3831.2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3618.40亿元,出口交货值17.6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6.67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利润571.59亿元,同比增长51.91%;上交税金445.10亿元。除出口交货值外,各项经济指标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十年间,市场兴旺。白酒实现了从嗜好性消费向嗜好性消费与社交性消费、礼品性消费并存的转变,导致产品中高端化明显,产品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行业产品平均售价和利润率逐年提升,10年来白酒吨酒均价提升约2.5倍,利润总额提升8倍。
这十年间,白酒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抢眼。如2010年度“洋河”、“茅台”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高达8.53元、6.57元,在上市公司中属凤毛麟角。白酒板块一直被各方看多估值较高,彰显白酒行业基本面良好。
“黄金十年”经验丰富
严格说来,白酒业“黄金十年”的概念并不准确。2001年实施的税收政策调整对白酒业影响巨大,从2004年开始行业才逐渐复苏。
面对困境,白酒业表现出极强的抗压精神和应变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面对税收政策调整和消费需求多元化,诸多白酒企业率先实现产品和品牌的再造与升级,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古井贡推出年份原浆酒、红星推出青花瓷二锅头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名酒企业率先利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大胆使用价格手段提升品牌价值。如许多高端白酒。
面对复杂的营销竞争,白酒业率先打破僵局。五粮液的品牌买断经营、泸州老窖的股权厂商捆绑、洋河的“1+1”模式、茅台的自营店布局等都显示出各自的高招。
面对陌生的国际市场,部分酒企率先走出国门。如五粮液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广告中亮相。
面对新兴的资本市场,白酒企业率先试水。茅台以“分红大王”闻名于股市,泸州老窖还入主证券公司、组建贷款公司、参与成立地方性专业银行。
面对来势凶猛的外资酒业巨头,白酒业率先打开开放合作之门。如剑南春与轩尼诗、全兴与帝亚吉欧。
面对同质化的产品竞争,部分白酒企业率先走出技术与产品的革新之路。如洋河的蓝色经典,从重“香”转向重“味”,以绵柔型取悦于消费者。
面对过度化的企业竞争,部分白酒企业率先举起了联合的大旗。如洋河与双沟合并,共同组建苏酒集团,一举进入白酒第一阵营。
面对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提升,白酒业率先践行。如茅台、泸州老窖、红星公司的工业旅游与体验式营销,茅台倡导的“酿造高品位生活”理念,五粮液品牌蕴含的“中庸和谐”精神,汾酒弘扬的“中国魂”气概,“中国红·红西凤”彰显的喜庆情感,沱牌寓意的“舍得”哲理,“神采飞扬”的郎酒形象等。
面对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白酒业率先适应。如五粮液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沱牌的生态酿造,古井贡、茅台等入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