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白酒行业依然处于深度调整的大趋势之下,之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的行业回暖并没有出现,从行业整体来看,寒冬依然会持续下去,至于会持续多久,现在已经没人敢说自己知道。而对于区域性白酒企业来说,尤其是小微酒企,所面临的不仅是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难题,更重要的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根据2015年的beplay正规 显示,目前国内有18000多家酒企,有执照的大约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规模占整个酒行业的90%,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的17000多家酒企均是中小酒企。过去由于三公消费不受限,行业泡沫持续膨胀,导致很多中小型酒企盲目乐观,认为当前形势只是暂时受挫,未能及时做好转型准备。
但是从整个2015的经济beplay正规 可以看出:行业游戏规则是强者更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具有优质的产品、品牌知名度高,营销能力强的企业在行业调整期更具优势,而在此轮白酒行业的洗牌过程中,行业整合向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集中将成为趋势。预计有1/3的酒企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而这也是本次行业调整业内给出的预判。随着行业的深度调整,酒企的估值也会下滑,部分酒企甚至会以“跳楼价”出售,到那时,酒行业将迎来并购潮。
有部分酒企认为目前限制三公消费只是一时之计,不会持续太久,等政府放开限制,行业春天自然会到来。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整体行业形势下行,三公消费受限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行业泡沫的破灭。过去白酒价格虚高,市场虚假繁荣导致了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又造成了产能过剩,从而引起了酒企之间的恶性竞争。过去的市场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现在政府消费受到限制,家庭消费则趋于理性,注重实际体验,这对于大多数酒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行业马前卒的中小酒企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保证自己平安度过寒冬,迎来春天呢?
1 回归本地市场,建立大本营市场,培育机会型市场
对于区域性酒企来说,2016年的最根本任务是谋生存求发展,而且应该以活下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区域性酒企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很多企业的市场份额极小,有的可能很难突破上千万。过去靠着政府消费、团购消费,这些企业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现在行业不景气,大中型酒企不断加速渠道、产品、价格的下延,严重挤压区域性酒企的市场份额。
大酒企通过具有品牌、资金以及技术的一线品牌开始系统发力,给区域性品牌造成巨大压力,并传导至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中小微型白酒企业。因此,区域性酒企首先要做的便是经营好自己的大本营市场,尤其是中小型酒企,他们的市场份额小,大部分走不出本土市场,受到大中型企业的冲击最大,影响最深。
2 渠道建设要从企业自身现状出发,不要盲目推进渠道多元化
过去很多中小酒企热衷于推进渠道多元化,认为拓展渠道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分摊风险,增加利润。但从目前来看,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渠道分析,无论是传统流通、餐饮、商超渠道,还是新兴团购、网络渠道,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渠道。盲目跟风,各种渠道并进,对于区域酒企来说,会导致产品老化,价格出现倒挂,产品形象受损,最终弊大于利。
对于区域酒企来说,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因此,企业应该聚焦在具有一定优势,竞争较为缓和的渠道上,且应该将聚到建设和本土市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渠道”双向发展,集中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区域性的优势把市场做强做大。
3 产品创新与消费者喜好结合,一切从消费者的偏好出发
区域性酒企之所以能在某一区域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能持续占据某片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包装能够吸引当地消费者。但前几年由于团购的兴起,导致很多企业不重视产品的开发升级,产品渐渐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对于区域酒企来说,一旦在大本营市场不能占据绝对优势,对企业的士气是一种沉重打击,更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虽然,产品质量越好,消费者的偏好被满足的可能性就越强,但是消费者不是专家,当消费者偏好与产品质量出现偏差是,以消费者偏好的满足为主,不能盲目的唯质量论。因此,作为中小型酒类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偏好,在消费者促销、消费者体验、产品口感、包装等方面多多从消费者角度思考。
目前大多数区域性白酒企业是前门拒虎,后门迎狼,处于挣扎求存的困境中,因此,企业迫切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困难时刻,企业越要冷静,无论是传统的营销战略,还是现在提倡的“互联网+”营销,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