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时间,青青稞酒(002646.SZ)短时间内公司管理层大换血,职工监事、董事、董事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纷纷离职。
为何短时间内董监高集体离职,青青稞酒公布的理由全部是因为个人原因,但是从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或许能看出公司内部存在的不当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逆势的业绩表现
2011年12月22日,青青稞酒登陆深圳中小板,是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企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白酒行业龙头,在当地被誉位“塞外茅台”、“中国青稞酒之源”。
与白酒板块整体走势步伐不一的是,青青稞酒的经营业绩似乎总在逆势而行。
公司上市后的2012年,白酒行业遭遇塑化剂风波,白酒企业业绩深受打击。2013年,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抑制效应开始显现,白酒行业进入轮长达两年的全面衰退期。
面对恶化的市场环境,青青稞酒却保持营收和利润的双双增长,2012年营收11.97亿元,净利润达3.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18%、42.44%。2013年,公司净利润达到历史巅峰3.73亿元,同比增长23.87%。
2014年后,白酒行业进过深度调整,开始整体向好,但青青稞酒经营却开始转向下行。
2014年,公司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但是营收和利润却双双下滑,营收15.55亿元、净利润3.1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5.74%、15.03%。
此后的年度,公司净利润直线下滑。
2015年,受公司互联网产品品类和线上推广成本增加影响,公司净利润为2.31亿元,下滑27.18%,2016年又受旗下中酒时代拖累及当期理财收益下降影响,净利润下滑6.44%,为2.16亿元。
2017年,白酒企业纷纷亮出靓丽成绩,青青稞酒却成为A股市场3家亏损白酒企业之一,并由此引来监管部门问询,2017年公司亏损9416.4万元,净利同比下滑143.57%,公司表示主要是中酒时代商誉减值的损失。
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8680.99万元,依然同比下滑21.21%。其中第三季度亏损125.18万元,净利下滑幅度达128.53%。
青青稞酒董秘赵洁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2018年公司在渠道费用、消费者动销方面投入增加,主营业务保持稳定,预计净利润在7500万元至9500万元之间。
2018年全年,预计公司主营业务的净利润仍将同比出现下滑。
高管集体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下滑的不仅是公司业绩,进入今年下半年,青青稞酒遭遇高管地震,董、监、高、财在3个月内集体离职。
7月11日,青青稞酒董事副总经理王君辞职,拉开公司高层辞职序幕。
9月18日,职工监事赵鸿录辞职,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人数;9月25日董事王鸿辞职,不再在公司及其子分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日,董事总经理王兆三也裸辞;10月16日,财务总监陈立山裸辞。
令人诧异的是,辞职的高管多是青青稞酒的元老,尽管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屡见不鲜,但对于业绩颓势的青青稞酒,多名高管密集离职,着实让市场产生过多联想。
短时间内,公司5位高管集体辞职,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对公司发展信心不足,还是公司内部是否出现重大分歧?
记者查阅发现,除2017年青青稞酒高管层经历了大幅度降薪外,公司并没有其他针对高管层的消息曝出。董事总经理王兆三在今年上半年还增持了青青稞酒股份,于2月6日增持15.67万股,增持金额约200万元。
难道是公司要求高管对业绩下滑买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高管层集体离职?青青稞酒在公告中披露称,辞职高管均处于个人原因。
但记者注意的到,今年以来,青青稞酒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银会控制的控股股东华实科技通过二级市场持续买入青青稞酒股份,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持股比例由2017年底的65.03%上升到今年三季度末的65.52%。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高管集体变动不常见,集体变动多见于控股权发生变化,或者内部出现重大分歧,而有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出现集体变动则多是出现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问题,实际控制人通过表决权或其他方式过多对公司生产经营、利润分配和管理决策等重大事项加以控制,造成决策失误,高管层承压离职。
转型决策已成败笔
从青青稞酒的近年来的发展战略布局来看,正在验证上述分析人士的观点。
青青稞酒的控股股东为华实科技,占比65.52%,李银会通过控制华实科技实际控制了公司62.18%的股权。而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控股股东外,多为机构投资者,二股东中央汇金持股1.87%,三股东永阳泰和持股1.34%,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没有超过1%。
上述股权机构形成了李银会对青青稞酒的绝对控制,权利堪比私有化公司,可以对公司的经营乾纲独断,高管任意任免。
而青青稞酒的业绩下滑也正是始于李银会“用互联网思维做有青藏高原情怀的青稞酒”、和多产品布局的战略决策。
2013年开始,主营白酒生产的青青稞酒贸然进军不熟悉的葡萄酒行业。2013年和2015年,青青稞酒以1500多万美元的价格两次收购国外葡萄酒业务,并出资5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OG,OG持有青青稞酒在美所有股权和资产。
但是海外布局葡萄酒业务培育新盈利增长点的计划却频频亏损。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OG分别亏损1845.94万元、1265.88万元,亏损范围持续放大。
同时,青青稞酒在2015年开始展示实控人的互联网思维,以1.44亿元收购了酒类电子商务公司中酒时代(主要平台是中酒网),确认商誉1.79亿元。
成功“触电”并没有带来新渠道端的预期增长,2015年至2017年,中酒时代分别亏损4163万元、4675万元、3232.56万元。
2017年青青稞酒不得不对中酒时代全额计提1.79亿元的商誉减值,导致亏损9416.43万元。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公司用互联网思维做青稞酒的高原情怀。
2018年6月29日,青青稞酒表示,将对中酒时代财务资助额度增加至2.25亿元,期限自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截至公告发布,青青稞酒已向中酒时代提供财务资助余额为1.95亿元。
多产品布局和互联网思维已成为蚕食公司净利润的黑洞,逐步迷失了白酒的主业。
李银会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业绩不好确实跟经营决策、市场策略、判断方面的失误存在关系。高管离职是普遍现象,不足以特别关注,公司是不是在做彻头彻尾改变,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价值才是值得关注的。
对于公司管理,李银会称这两年最大的转折是管的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带,而其坚持的葡萄酒布局和互联网大beplay正规 思维或许才是青青稞酒面临的最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