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系”一词盛传网络,大多数人的朋友圈被“佛系”刷屏。为什么“佛系”标签如此能够迅速走红?笔者认为,“佛系”走红的背后不是因为其内涵如何深刻,关键是标签背后的受众同理心影响。高科技的媒介使我们置身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便捷获取信息时,对人本身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标签文化就源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昨天的“中年人”,今天的“佛系”少年,层出不穷的标签让人们获得“新身份”,其被认可的需求得到满足。但问题来了,如果企业能够贴上激起人们消费欲望的标签,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吗?
个人标签为的是得到认同,但企业贴标签并不简单。当前市场竞争讲求差异化营销,但企业贴标签的意义大于营销。新标签也能够使企业拥有新的“身份”,时间流逝,个人的标签会淡化,但企业标签则会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消费升级转型,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品牌价值的形成不只是产品口碑积累的过程,它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优质产品固然重要,但品牌价值背后的消费点应该多元的,企业标签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笔者认为,企业给自己贴标签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元标签也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展现,好的企业标签应该带给消费者历久弥新的品质也应该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企业文化发展不能刻板教条,文化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传承还在于创新,企业标签可以视之为活的企业文化。
对于酒企来说,贴标签该如何入手呢?笔者认为,标签一定要向消费者传递关键信息,让消费者形成心理认同,对产品留下深刻印象。2017年中国酒业市场回暖,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区域白酒振兴发展的规划措施。鲁酒、豫酒、川酒的酒企就可以将地域之别转化成为独特的企业标签。比如说,川酒发展先锋泸州老窖、鲁酒复兴领袖景芝、豫酒崛起看皇沟等标签,很容易激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引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时间一久这些标签的识别度会大打折扣。再如,茅台原酒、悠密的需求标签;一坛好酒、龙江家园等酒企的亲民标签。但江小白、泸小二、倍儿牛等酒企的年轻标签被复制性则相对较低,年轻标签的变化非常强,他们能够成功的吸引消费者,不仅源于消费者内心的认同还受到标签内涵丰富的影响。
个性标签无形中增强了个人对自身的认可,企业标签则无形中增强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当然标签有好有坏,对于那些坏的标签,企业不能置之不理。比如说被假酒缠身的奔富,市场上大规模的假酒,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不信任愈发严重,假酒的“标签”也已经成为奔富挥之不去的痛。诚然,标签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企业面对“被”标签一定要认真反省,积极应对。对于奔富消费者来说,比起没完没了的致歉,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