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啤酒退出中国了。日资啤酒在华发展颓势日显,欧美啤酒却越发强势。
10月18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所持三得利青岛啤酒(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三得利(上海)销售有限公司各5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8.23亿元。交易完成后,两公司将成为青岛啤酒的全资子公司。
三得利的退出固然是其战略调整的结果,但也是日资啤酒在中国发展不佳的例证。随着欧美啤酒在华的强势发展,加上国际并购形成的巨无霸,未来,将会有怎样惨烈的“战争”发生在中国啤酒市场上?
是战略调整,还是退出?
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在中国从事啤酒、饮料业务。2012年6月5日,青啤发布公告称,已与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各自在上海以及江苏的业务组建成两家合资公司,各持股50%,负责双方在上海市及江苏省啤酒业务的事业规划等事项。
这场“婚姻”只持续了3年多。对于分手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的最直接理由是,合资公司经营得不好,甚至出现了亏损。
但细看三得利日本母公司的举动,此次退出青岛啤酒并非仅因为经营业绩不佳。2014年初,日本三得利控股公告称,就以136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蒸馏酒企业比姆(Beam Inc.)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如果加入比姆的债务,总价将达到160亿美元。
据悉,借助此次收购,三得利控股在世界蒸馏酒企业中将从第10位跃居第3位。通过此前悬而未决的蒸馏酒业务的巨额收购,将在世界酒类市场巩固其作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地位。
三得利调整战略方向,巩固其在蒸馏酒领域的地位,可以作为其退出中国啤酒市场的注脚。
“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红酒和洋酒市场却依旧维持较高速度增长,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三得利将在华任务重心转向红酒和洋酒市场上”。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青岛啤酒发展稳健,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啤酒行业市场进一步趋向饱和、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走到了高速增长的末期,三得利依靠合资公司已经难以取得较大增长。
一份由美银美林公布的beplay正规 显示,世界啤酒格局中,百威英博拿下20%的份额,米勒则占12%,双方合并后,两者将共有超三成的市场;喜力、嘉士伯紧随其后,分别占有9%、6%市场份额;之后分别是CRE(华润创业,旗下品牌为雪花啤酒)占6%, 青岛啤酒占5%,Molson Coors占3%, 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占3%, 日本麒麟啤酒占2%,日本朝日啤酒占1%,也就是说这10家占了全世界近7成的市场份额。
记者调研了解,整体上来看,随着百威英博、SAB米勒等世界啤酒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国产啤酒品牌的崛起,日本啤酒品牌在华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朝日啤酒、麒麟啤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不算高。
市场或更大变局
记者了解到,并购、整合、扩张已经成为国内外啤酒行业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以青岛啤酒为例,近年来,青岛啤酒在济南、成都、徐州、石家庄、广东揭阳、甘肃等地区进行多个迁建和改扩建工程,使公司产能规模、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1年,青岛啤酒收购了山东新银麦、杭州紫金滩,购买了广东活力啤酒的资产;2012年落子江西九江、河南洛阳;2013年收购嘉禾啤酒、新钟楼啤酒;2014年,又将绿兰莎纳入版图,不断完善的市场布局,使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
在啤酒行业专家方刚看来,对于不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啤酒商来说,退出是理智的选择,此次三得利退出青岛啤酒之后,意味着它们的啤酒业务几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此举对青岛啤酒有利,意味着进一步提高青岛啤酒在上海、江苏的地位。
不久前,历史上最大的啤酒并购交易终落下帷幕,经过数周的要约报价,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成功地以每股44英镑的价格收购英国啤酒制造商SABMiller(华润雪花第二大股东),交易总额达712亿英镑。
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的百威英博将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拿下,由于两家公司在中国都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中国啤酒市场势必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际因素传导到国内需要一定时间,业内已经预期未来较大规模并购还会发生在啤酒行业。
来自消费者产品趋势分析机构Euromontiorbeplay正规 显示,2014年中国啤酒行业占据市场份额前四的品牌分别为:华润雪花23.2%, 青岛啤酒18.4%,百威英博14%, 燕京啤酒10.7%。
“中国啤酒市场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对啤酒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青岛啤酒公关部有关人士表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提升,中国啤酒市场仍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并为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啤酒业靠并购成长的模式表达质疑,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啤酒市场,啤酒行业前五名市场占比已近八成,也是趋近增长的临界点。靠并购、扩产的方式已难再续,全国可供并购的标的也已不多,下一步各大啤酒企业需要苦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