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燕京集团原董事长李福成谈到品牌的价值时说,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那么品牌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有人说,打品牌就是要知名度、美誉度,知名度、美誉度高,品牌就有了。诚然,在今日的市场上,有品牌比无品牌更易产生知名度,知名度高的比知名度低的更易激发顾客购买欲,美誉度高的比美誉度差的更易让顾客产生忠诚度。于是,不少人对美誉趋之若鹜。笔者曾经一再接到某网络公司的电话,声称笔者参加了什么什么杯的评奖,只要交上多少钱,保证获奖,交的钱多就可以获得等级高的奖项,什么一等奖得交多少,二等奖交多少等等,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无独有偶,到一酒企业去拜访某董事长,说起此事,他说,我就接到不少评奖的信函电话,有的甚至挺离谱,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企业就得了奖,让回款多少万,奖牌证书寄来,有的甚至是“洋奖”,什么国际博览会金奖,看着让人心动。
评选组织者鱼龙混杂
“这奖那奖,领奖就像去赶场子。”一位朋友如是说。的确,眼下,评奖蔚然成风,一道靓丽“景观”——各类评奖(其实是有偿评奖”)已经在神州大地冉冉升起,国外洋人也好像知道中国企业的好奖情结,在不遗余力地开发中国市场,很多国内企业也都接到了很多洋人的参奖邀请。用某酒企业老总的话来说:奖项猛如虎也,每个企业都能得到很多奖项,尤其是一些当地名气大、效益好企业,其主打产品甚至获奖或“被获奖”次数加起来多达百余项,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金奖,有银奖,真是领奖领到手抽筋。随便几个人一凑合,便可“名正言顺”地组织个评奖委员会,你掏钱,我发奖,顺理成章。一些奖干脆“明码实价”,不许讨价还价,你想得什么级别的奖以掏的钞票多少而定。去年某地举办了一次产品博览会,参展的一千多个品种全部获得金奖或银奖,其中一家只送了参展费和赞助费,产品根本就未送去也得了个金奖,令该企业“受宠若惊”。你得奖,我得利,双方皆大欢喜。难怪连一些外国人也看准了这条“生财捷径”,频频兜售什么“国际大奖”,专掏中国企业的腰包。在英国尤其是伦敦,一些打着“皇家”、“英国国家”等字眼的颁奖活动往往是名不副实的。但是这些劣质评奖从来没有缺过参评者。据称,德国工业设计奖项——红点奖,被不少中国企业称为世界工业设计领域的“奥斯卡金像奖”。但这家评奖机构却特设了“中国赛区”,标准与德国总部评奖有所不同,而且要付出高昂的参赛费。有些奖项且“门槛”很低,比如法国的某奖多到一年400多个,一天摊一个还有富余。许多奖项属于“萝卜青菜、各人所爱”的小圈子,认同度非常低,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一些获奖者便抓住这种“芝麻”大做文章,力图获得“西瓜”一样大的回报。甚至,还有些国外的民间中介机构或者什么几个骗子也抓住了中国人的心理,大搞评奖诈骗活动,但能够轻而易举的得逞,把大把的银子掏到自己的腰包!
获奖情结源于美誉情结
评奖这玩意起于何时?其实,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没有评奖的,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脚踏实地做事,实实在在的做人,不图哪些虚假的光环,更不像现代人这么浮躁,追名求利。评奖起源于国外不假,但与娱乐影视有极大关系。那么现代国内评奖这嘛事,都是从哪里学习来的?答曰,影视圈!名人效应导致了“国际评奖情结”,一些制片人、导演、演员明知道自己在国内搏不出名声,于是转向外,妄图在国外获奖,回国给自己造势。也许你对没在国内公映想不通,但事实上,他根本不需要公映。他要的只是一个奖,这部片子虽亏一点,但赚到了名声,以后就可以拉到更多的投资,就有机会拍更多的片子。而“国际奖”的名声,也能帮他引来票房。他们为何热衷于拍摄专门的“搏奖影片”?你以为他真是文化不自信,渴望得到外国人承认?错了,急功近利,早日出名,不择手段。要说评奖,中国古代从来没搞过,只是到了近代才从国外舶来了评奖制度。尤其是中国的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声大噪后,评奖才被中国人所热衷。因为,国际大奖意味着名牌,意味着成功。那么,茅台一奖成名,我何不能?
热衷于“奖”,背后在“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当受骗,本是十分伤心之事,唯恐躲避还来不及,但在现代中国即使知道上了骗子的当,受了骗,倒也心甘情愿,不以为然,甚至还有沾沾自喜之感觉。在国外、国内评奖十分火爆的背景下,就有更滑稽可笑的事情发生。下面的事情,听起来倒像是一则发生在愚人节的新闻,但却不是假新闻,而是一真实新闻,是更有讽刺意味的一件怪事。今年5、6月间,某市部分企业老板陆续接到一个自称是该市发改办企业管理局的干部王某的电话,称,其单位要在全市评选出20多家年度“诚信企业”,如果愿意参选,他可以帮忙争取获得荣誉。在企业交了2000元参评费后,王某就上门派发奖牌,故一夜之间全市就冒出了10多家市级“诚信企业”。王某不是一个高明的骗子,他只是利用在中经beplay正规 服务中心工作时(去年下半年被辞退)掌握的很多企业的信息,私自制作了数十个“重信用,守合同”的诚信牌匾,刻假冒公章、购买假冒发票,利用市区一个宾馆的固定电话,联系各个企业的老总,外加一口一个“好朋友”的亲热语气,就把10多家企业的老总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