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寒冬 预调鸡尾酒难成救市良药(2)

2014-11-14 16:01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不是“救市”的黑马

尽管预调鸡尾酒行业向上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行业格局未定之下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成为“冬天”里一匹“救市”的黑马。

事实上,蜂拥而上地推出鸡尾酒产品,与真正的适应调整、积极谋变的做法,还差得太远。

首先,眼下快速的、膨胀式地推出一堆鸡尾酒品牌,是一种极其不理性的做法。前期没有听说过有任何动静,突然之间呈现爆炸性的扎堆出现,众多品牌来源不一,迅速在行业内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不是一个行业正常发展的风潮,而是人为的、粗暴的市场竞争。

大量没有门槛的预调酒品牌的出现,也为业外指责酒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留下了口实。创新是伴随着风险的活动,预调酒本是一种特色化和差异化显著的品类,精细化的操作才有可能占据市场。而当前,尽管新推出的鸡尾酒产品也是色彩绚烂,但细看之下,无论包装、口味它们都如出一辙。其中,更不乏有直接山寨的产品。这无疑是对整个产业的戕害。

其次,只追逐鸡尾酒眼球效应和短期利益,势必将会毁坏“预调鸡尾酒”这个产品的概念。面对蜂拥而上的鸡尾酒产品,上海睿玖葡萄酒咨询公司总经理郭福生说,“可以预言它的火热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因为,当很多杂牌充斥着这个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跑到预调酒领域淘金,等到价格战一旦打响,又要保证利润空间,就只能使用更加廉价的原料来简单调配,“这样的饮品极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出现类似严重后果,预调酒的生命更加长久不了”。

同时,“如此多的酒商涉足预调酒,势必会分割市场份额引起价格战,除非有超强的资本,否则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预调酒在市场上很难立足。”郭福生提醒,预调酒的市场并不会长期如时下般火热,那些试图盲目跟风涉足此领域淘金的酒商还是要慎重入市。

最后,从那些没有长期发展战略的酒企来看,如此尝试“预调鸡尾酒”救市,无疑是重蹈以往的覆辙。从当下来看,大量推出鸡尾酒产品,再次显现了白酒行业盲目跟风的顽疾。基于鸡尾酒自身的产品特点、渠道网络、营销优势等层面的理性认识,有多少企业去认真思考过?借鉴其他酒类传统的营销手段,就能获得较大的竞争机会,更是痴人说梦的呓语。

最后会成一阵风?

在白酒行业深感寒冷的“冬天”,我们迫切需要能够帮助酒企“过冬”的方法论。

从大力推出“腰部”产品,到寄望于通过推出新品来应对挑战,再到扎堆各种青春小酒;从探索O2O模式和互联网思维,再到重拾定制酒,关于如何走向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一直是行业此起彼伏的探讨热点。

不过,随着迷雾散去,行业尚未找到供未来享用不尽的“过冬”方法论。而此次预调酒产品的大热,正是行业的又一次摸索。热闹喧嚣之下,它会不会像酒类O2O的风潮一样,一阵风飘过呢?

对此,我们不能直接下结论,但从类似的事件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到这种事情未来的结果。比如说,近年来,乐坛内流行起了“神曲”风,这种快餐式的音乐,一旦大热,总是能够快速地传播,其覆盖面也是无比之光。但等到热度一过,社会上就没有多少人再去尝试这个旋律。按照著名制作人舒文的话说,神曲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只是一阵风。

从未来看,预调鸡尾酒成为一阵风的概率,应该是相当之大。最起码,行业内不会像现在这样的狂热追捧,也许只有想真正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能够留下来。

预调酒本来的容量,也不容许它这样被狂热地追捧下去。

作为一个小众产品,鸡尾酒市场消费总量毕竟是有限的,等到市场进入成熟期,行业增速自然会出现减缓,企业效益势必因此出现下降。

有券商分析,即便是全球最大的预调酒生产商帝亚吉欧公司,随着欧美市场预调酒消费量的饱和,也不可避免在2012年出现连续下降。而在日本,渡过高位平稳的增长期后,预调鸡尾酒在日本也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而在中国,目前预调鸡尾酒行业总量较小,仅占整个中国酿酒行业的0.12%,还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而预测到2020年,我国预调酒占比将会在6%~7%,销售金额也不过达到百亿级别,与白酒行业来比,仍然过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预调酒行业竞争模式还属于产品驱动渠道、塑造品牌的阶段,其市场竞争力还多依赖于渠道和品牌方面的优势。但由于鸡尾酒行业尚未形成有垄断性竞争优势的品牌,通过渠道和资金优势,对品牌形成强势拉动和渠道快速覆盖,存在颠覆行业格局的可能性。

不过,拥有强势的品牌推广优势和覆盖面广的渠道优势,就一定能够在鸡尾酒行业实现“后来居上”?即便如此,在总量不大的鸡尾酒市场中瓜分一勺,这能对一家白酒企业的全年业绩,形成多大的补充呢?

这里恐怕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关键词:预调酒酒业寒冬酒业格局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刘保建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