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山东第一都市报《齐鲁晚报》头版,用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幅,将以景芝、花冠、泰山、兰陵等为代表的八大鲁酒代表企业再次重磅推出,迎合了当今行业热炒的“低度浓香”热点,着实给鲁酒板块提了精气神!
客观上,此事件,也以“鲁酒抱团”的强势姿态回应了7月底于四川召开的“中国低度浓香型白酒大会”和近期河南某企业召集运作的“低度浓香鼻祖大会”,集体亮出了鲁酒自信的声音,令人鼓舞,行业为之一振。
那么,鲁酒低度浓香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优势特点?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优势独特难超越
不管是一线白酒也好,省外号称低度浓香鼻祖的品牌也好,短时间内很难具备复制甚至是超越鲁酒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成熟消费者群问题。
目前一线名酒和多数省外白酒板块在家门口市场不具备鲁酒这样的强大消费者基础和稳定市场,假如从头慢慢培育,战线拉的太长,消费者也不一定买账,有人说“单独给山东、东北等低度浓香型白酒消费氛围好的区域定制区域专销产品”,笔者觉得更是理论上的营销妙计,现实中行不通。诸多的一线名酒,这些年也开发出了40度以内甚至是35度左右的低度浓香产品、营销也很努力,但市场也一直没做起来。
鲁酒低度浓香白酒有着如此广泛的市场,客观上我们必须承认,还有一基础:价格便宜。瓶售价格基本在100元之内,甚至于50元以内,这样的价位一线名酒做不出来,省外白酒板块也很少敢于到山东进行“试销尝试”。没有了价格优势,省外白酒板块短时间内复制甚至于超于鲁酒低度浓香优势就没有可能性。
落地扎根莫抱团
一说抱团发展,很多人心目中最容易理解为“竞争和矛盾较少,在可控之内的、兄弟一般互帮互助的营销抱团”。
最近的鲁酒抱团,是出现在2005年到2010年前后几年内,在2005年前后,由于以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为代表的核心协会的热心、全力推动,鲁酒板块抱团抢占省内市场、打品牌、打击竞品出现了空前团结大好局面,而当时的背景是:几家鲁酒领军企业,年销售额均在5亿元之内,规模相当,势均力敌,大家都觉得自己至少不比别人差,“谁要是能超过我两亿元,我就自愿称其为老大”成为当时几家规模企业部分老总的口头禅,而且还有一点,销售额多数是在家门口市场消化的,与兄弟鲁酒品牌之间的市场重合性叠加很少,竞争与矛盾也很少。
十几年以后的今天,鲁酒的市场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局,当年的鲁酒领军企业,目前有的年销售额已经稳定在了20亿元以上,而有的在10亿元左右,有的在5亿元左右,甚至于有的年销售还维持在10年前的水平,差别不仅仅是2亿元,而是已经不在一个层级上。
鲁酒板块内的区域诸侯品牌,也发生了较大的裂变,有的通过整合渗透周边市场,实现了快速崛起,有的则快速衰落下去。目前整个鲁酒板块品牌市场重合与叠加、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常态,这的被背景下,再谈营销抱团,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百花齐放、几家领军”更符合当前山东酒业市场格局与营销实情。
方向探索是关键
几十年来,即使伴随着多次的产品升级,低度浓香鲁酒的优势,一直在终端价百元之内。但从当前和今后白酒消费主流趋势和白酒消费氛围与文化发展趋向看,探索单瓶终端价格在100元到200元之间的大单品塑造,是方向之一。
既然销量已接近上限,那么只能靠价格去弥补,而价格上调之后的品牌力提升更为关键。但这个价位段的提升,考核企业品牌力、产品质量、品质稳定、品牌宣传投放、团队整体素养等多个方面,哪些品牌能最终在此价位段崛起,也决定着自己在鲁酒板块的地位。
部分鲁酒品牌目前在山东本土市场,已经开始硬碰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种局面将还会延展。但在广阔的省外市场,整个鲁酒还几乎是空白市场。从目前多数鲁酒品牌的销售额与市场拓展意愿来看,“品牌集中式”抱团开拓省外市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但需尝试与探索,这种尝试与探索,优质低度浓香鲁酒产品,可以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