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了产区竞争时代。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在中国近代葡萄酒历史上是开先河的。厚重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文化积淀,使烟台成为中国最成熟的产区。但大批新兴产区也异军突起,比如河西走廊,在西部产区当中是历史文化积淀尤其是葡萄酒文化积淀最深的一个,“葡萄美酒夜光杯”誉满中外。这个区域有独特的风土条件,还是冷凉地区,适合于有机葡萄的生长,也适于像黑比诺这样名贵的冷凉地区葡萄品种生长。尤其是在优质葡萄基地的建设上,河西走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达到30多万亩,占全国的18%。借助一带一路的大战略,河西走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6月在烟台举行的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与会成员通过的《烟台共识》,提出了成立中国葡萄酒产区联盟的思路。我国葡萄酒产业真正提出产区的概念还不是太久,早期葡萄酒产业发展基本是企业各自为战,国家实行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制度时,第一批有4个产区,包括烟台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昌黎产区和沙城产区。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区,因各地的区域规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远没形成集聚效应。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葡萄酒业有了高歌猛进发展的十年,除了大企业,还催生了大批中小酒庄。在适合葡萄酒生产的各个区域,政府强力引导,大力扶持,由早期的几个产区形成了全国十大产区和更多的中小产区。十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几年来葡萄酒产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是来自国外葡萄酒的激烈竞争,还有国内严控三公消费,整个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时期,一系列新问题摆在全行业尤其各产区面前。
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产业发展到今天,需要各个产区凝聚共识。新常态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动力转换,面临去泡沫和深度调整。在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怎样看未来,怎样坚定行业自信和产区自信,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毫无疑问,我国葡萄酒消费潜力巨大,尤其是80、90后这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形成了庞大的葡萄酒新锐消费人群,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城乡葡萄酒消费也在快速增长。有专家分析,经过这一轮的深度调整,又一个黄金十年或许将要到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拿什么去迎接新一个黄金十年?靠原有的思维模式、营运模式是注定不行的,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从而使行业发展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解决泡沫化和非理性的发展。这就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要高度重视个性化的问题,以前全国各葡萄酒产区同质化非常严重,在排浪式模仿式消费终结、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崛起的时代,没个性也就没有竞争力。
再就是性价比的问题,与进口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性价比没有优势。同样的产品,国产酒售价高昂;同样的价格,国产酒质量低。还有创新发展,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和营运模式的创新等,国内葡萄酒企业创新发展的理念还远远不够,需要形成广泛共识,更好地提高行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各产区联手,加强交流,凝聚共识。
切磋交流推进创新
众所周知,葡萄酒产业有个风土的概念,揭示的是天地人和葡萄之间的关系。它讲究按照特定的风土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品系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模式,生产个性化的葡萄酒来满足个性的需求。这是个整体的链条,是形成产区的个性、企业的个性、产品的个性,最终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现在很多产区的基础工作严重不足,对风土条件,如土壤、气候和历史文化缺乏研究,许多基础beplay正规 似是而非。
所以,在创新上,应下气力去研究风土,小到每一个酒庄,大到每一个产区,都要下气力把风土研究清楚。在这样一个风土条件下,到底适合哪一些品种,哪一些品系,要研究清楚。
其实我国葡萄种质资源有70种之多,包括西南、东南、东北,毛葡萄、刺葡萄、山葡萄、蘡薁、葛藟等,但这些年的研究还不够。各产区要加大品种品系选育力度,选出适应各自区域的品种,特别是其中一些优良品系,增强抗寒、抗旱、抗病的能力,生产出优质原料。近年来,烟台政府拿出几百万着手品种品系的选育,据了解,其他地方也在做类似工作。品种的选育是要花气力的,需要耐得住寂寞、下工夫去做。
另外,每一个品种品系在每一个产区都要研究它适宜的栽培管理模式,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雨热同季,一个是北方地区的埋土防寒,这两个特点严重制约了葡萄栽培。从某种意义上讲,与欧亚种植葡萄的产区相比,中国产区不是最适宜的。但依靠创新,我国已经有了很好的成就,下一步就是要针对产区的特点、葡萄品种的特点,选育适宜的栽培管理模式,包括架势、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尤其要解决标准化和机械化的问题。在栽培管理上,如果不采取机械化,那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劳动成本很难降下来,有钱也不一定能雇到劳动力。
而机械化首先需要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机械化。现在我国能够实现机械化的葡萄园还很少,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再不重视机械化,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或许就没有未来。为什么我国葡萄原酒竞争乏力,国外葡萄原酒大举进攻,说到底就是成本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上,国外的葡萄种植有政策,税赋低;二是国外的土地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国外实现了机械化,降低了成本。比如河西走廊,假如葡萄栽培规格不行,行距不行,实现不了机械化,连机械化埋土都做不到,如果冬季埋土时劳动力供不上,一场寒流下来,葡萄树就全部冻死了。还有市场的问题,要酿造适于中国市场和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调整好产品结构,满足中国多样化的消费市场,特别是以青年人为主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每个酒庄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不是气派的建筑。酒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系、足够树龄的葡萄园。有培育十几年的好园子,就具备了生产优质葡萄酒的条件。但是在之前的黄金十年,人们建造葡萄园时对风土重视不够,建园的时候投入不足,尤其是河西走廊、戈壁沙滩,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建园的时候如果投入上不去,土壤不能改良好,即使后来觉悟了,想改变都很难。面对新一轮的黄金十年,应吸取教训,把基础做好,把葡萄园做好。企业、政府、金融等方方面面要形成合力,推动或扶持我国的酒庄、产区来改造或建设优质葡萄园,要以好的优良资产来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另外,创新是系统工程,创新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
建言献策营造环境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到今天,行业内有足够的认知,产区政府也有足够的认知,但大众认知深刻的还非常有限。在国外,每一个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的产业份额都不高,比如澳大利亚,面对着大量的资源和其他的现代制造业,葡萄酒其实微不足道,但是被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美国加州有两谷,一个是硅谷,一个是纳帕谷,他们把葡萄酒发展摆到了像IT产业一样的位置上,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很多国家把葡萄酒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把葡萄酒作为农产品,这样不仅税收有限,而且有大量的农业补贴,国家千方百计推动本国葡萄酒向国外拓展市场,做产品和品牌推广,后面都是政府的力量,把葡萄酒产业纳入了国家战略。
在我国,葡萄酒还没有真正上到国家战略层面,专门给葡萄酒行业的扶植政策少,而税负又高。我国把它当作工业品,甚至奢侈品,不仅收增值税所得税,还收消费税。国家对国产葡萄酒设置的门槛也特别高,建一个酒庄,上一套生产线,其手续之复杂,环节之多之艰难,也是罕见的。此外,我国却对进口葡萄酒的监管力度不够,进口葡萄酒门槛低,谁都可以做,对市场冲击极大。
葡萄酒产业向来都需要政府主导,它既是食品又是农产品,在所有适合酿酒葡萄栽培的地区,葡萄酒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使农业强起来,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农村也可因为葡萄酒和酒庄集群富裕起来,而且是西北地区解决荒原旱原戈壁滩的资源化,解决生态问题的一个有效举措。它对外还是国家形象,我国建国之初,周恩来总理宴请外宾都要用张裕的葡萄酒。葡萄酒是国际通用语言,端起葡萄酒杯,各个肤色、各个民族、各个信仰往往都很容易沟通。这样一个产业,应该把它提到国家层面予以扶持。
最主要的是葡萄园,国外倾销使我国葡萄原料、原酒失去竞争优势。如果砍了葡萄,产业还有什么基础?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如果我国没有用来酿酒的葡萄种植基地,那我国就会依赖于国外,最后就会被遏制,将来产业就会失去竞争力。
所以一定要争取纳入国家战略,一是国家大政策中有对葡萄酒产业利好的一些政策,要主动研究主动搭车,作为地方政府来说,要打包来争取国家的相关政策。另外,地方政府要整合各种资源,优先扶持、保护和推动葡萄酒的产业发展。
二是要有行业的声音,让社会各界知道。为什么产区联盟能够更多地建言献策,更多地为整个产业营造环境呢?因为每个产区后面都站着当地政府甚至是省一级的党委和政府。这几级政府如果形成共识,积极建言献策,可能会加速政策的进一步到位。事实上,国家这些年也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专家组到烟台几个产区做调研,也是想听听行业的声音,从国家层面怎样支持葡萄酒行业。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我国葡萄酒各个产区也一定要以开放、包容、合作的心态和方式加强合作交流。每个产区都有个性有特色,风土的多元化造就个性化的品种,宣传自己产区的同时,不要去否认别的产区。产区在加强合作时,要搞好产学研创新联盟。比如建立全国性的葡萄酒学术组织,今年6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在烟台成立,集合了全国葡萄酒高等院校、研究院、骨干企业的研发中心的力量,将为行业提供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国际学术交流等服务。
还有制度建设,各个产区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国外无论是新世界还是旧世界,最终都要规范产区保护个性,这就离不开法制和规章标准。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法定产区制度。它有组织架构,有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做支撑,然后从产区抓起,逐步上到国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