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个世纪舶来品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以来,从饮食、生活用品到思维、意识形态,对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都有或多或少的冲击,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式餐厅冲击了传统的面馆、家常菜餐厅,咖啡、红酒冲击了传统的茶水、白酒,照此发展下去,我们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还有多少能够存活?又能够存活多久?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今年苏酒集团封藏大典这一天,畅述了她对于苏酒集团2016洋河汉酒封藏大典以及酒文化现状未来的看法。
记者:从古至今,文学家和艺术家有很多人嗜酒,认为酒能带给他们灵感,请问于教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于丹:在中国,自古而今,酒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大家喝的不仅是一种美酒,更是一段美丽心情。一个人在酒中酝酿的一定是他自己的情怀。老百姓喝的酒,不一定非要是好酒才能喝出好滋味。在这一点上,我十分推崇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和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描述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的境遇,然而就算是这样,他也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有酒、有诗就是田园,陶渊明的酒是朴素的,更重要的是境界的奢华。
洋河汉酒封藏大典体现的恰恰是中国人尊天时,敬天地心理的现实演绎,正因为尊天时、敬天地,中国人讲天良,守天道。而我们从封藏大典中也可以看到匠人在酿酒时的心情。
酒是诗人、文学家灵感的引子,好酒的人不一定酒量也很高,陶渊明、李白、苏东坡他们都好酒,可苏东坡论酒量可能是下游,论好酒那是真的好酒,黄庭坚就曾说:“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所以好酒才有灵感,不妨倒过来解读。
记者:很多人理解的酒文化似乎只是一些酒桌上的礼仪和规矩,事实上是这样吗?请教于教授。
于丹:酒桌礼仪是很多,真朋友们在一起喝酒,酒桌礼仪是无所谓的。人性善恶,酒是最能彰显的。酒不是外在的礼仪而是内心态度。人在酒里发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尊严,就像李白陶渊明这样,酒能够带来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行走在这个寂寞的世界。
酒可以辨识出真朋友,也可以鉴别出真自我。酒文化是一种酒桌上的礼仪体现,但更重要的他是一辈子的相伴相随。
贵的、便宜的不重要,多少朋友一起喝酒也不重要,关键是喝酒是不是一种诚恳,不喝虚伪的酒。对自己、对他人的诚恳可以超越酒桌上的一切规矩,诚恳的人既不会勉强别人也不会委屈自己。所以,有诚恳的人,就是有酒文化的人。
记者:随着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80、90后,逐渐进入社会主流,我们该不该担心他们不再认同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可能不再需要白酒?
于丹:以前的人家有了儿子会在屋前埋一壶状元酒,生了女儿要埋一壶女儿红,这是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交流与融合成为主流,西方国家的酒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百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人爱喝粮食酿的白酒,而西方人喝葡萄酿的红酒,这两者原料不同,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同。现在很多国人受外来的文化的影响爱喝洋酒,但我们不能忘却自己千年的传承,要以中国的传统跟国际对话,只有博大的心里装满中国信仰,中国酒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人的胃永远是中国人的胃,中国人喝的酒永远是中国人的性情,只要炒菜和米饭还在,白酒就还在。
小编看白酒:
看过众多对酒文化的讲解,但是于丹老师的这番话语似乎更加说进人的心里。其实,文化这种东西是嵌入骨髓里、流进血液里的,日本韩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西方接轨的程度比我们要透彻的多,但是,泡菜、烧酒和寿司、清酒,依然火的不行,外来事物固然会瓜分一部分市场,但是市场归根结底是人组成的,而放到单个的人身上去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代代的继承,再组成一个大团体来看,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继承。
所谓民族,就是有共同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群体,同一个民族有相同的血缘、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语言、交流文字,以及强烈的身份认同,而巧妙地是,酒可以游刃有余的贯穿于任何一个侧面中,既是历史记忆中的一抹红霞,也是血缘身份里的一种象征,如今洋河将汉酒封藏大典定于每年的谷雨时节,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民族的尊重。
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就是在于精神层面的独一无二,它不像种族,有体质形态的明显区分,如果白酒被红酒、洋酒等取代,那我们的民族估计也就离被同化不远了。
不过,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且流传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我们经历过无数的内忧外患都能一路坚挺过来,因为这种民族意识已经化为了基因。
所以,中国白酒到底还能不能存活,还能存活多久,我想,于丹老师的回答再巧妙不过:只要炒菜和米饭还在,白酒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