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抢争“杏花村” 抢到了又能如何?

2016-04-08 10:32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数十年来,天南地北有十多个地方都宣称自己才是正宗的杏花村。这其中,以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的竞争最为激烈。他们绞尽脑汁引经据典、创作歌曲,甚至对簿公堂。他们或许都会认为,若能争取得到这一名头,便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按照各自说法,山西省的杏花村位于汾阳市区以北,这里也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的产地。汾酒,也因此被称为杏花村酒。位于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则称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诗使之名扬天下。至于湖北麻城歧亭镇的杏花村则说,从杜牧写诗的时间节点、心境、气候、地理位置上分析,该地都是最合乎情理的。

杏花村之争,令人记起当初的香格里拉——这个世界知名的地理品牌,也曾被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一度争得火热。2001年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但四川省又将亚丁乡命名为香格里拉乡,并加了一个后缀——最后的香格里拉。至于西藏,又宣称真正的香格里拉在西藏昌都地区。

遥想当年,文学家、探险者和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胜景时,并未带上GPS。这些美景佳地,自然也就没有具体的地理界线和经纬度可言,甚至连它们的名字都在流变。百姓传诵《清明》,也只是因为诗句意境之美,而并非真把《清明》当做美食攻略或旅游地图。

各地如此精心去挖掘、包装和消费历史,笔者认为,映衬出的是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这些地方当今的风土人文基本是乏善可陈,无法形成传给后代的文化标志。或许,只能寻章摘句用早已经湮灭的文化碎片,拼凑今天的名片。二是,在文化开发规划上,未免有懒汉思维。

可以说,不研究和关注现代人对文化的深层追求,只能制造一批山寨。类似当初有地方要争夺西门庆故里之类。试想这样的地方能吸引什么人群呢,真有可持续性吗?

旅游业既然是一种现代的消费工业,必然要和当下体验结合。香格里拉酒店是靠现代商业运营闻名世界,而不是靠这个名字有多动听;迪士尼乐园是靠强大的创意产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的精准研究,它也不是靠搞什么“米老鼠的故乡”来吸引人。遗憾的是,国内有一些景区,到今天还是以傍小说、傍名人、傍故居、傍电影作为生存的卖点。这种以为只要声音大就能有客人的景区,大都在经过短暂的热闹后,便归于寂灭。

    关键词:杏花村 汾酒 香格里拉  来源:羊城晚报  佚名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