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说消费升级对市场未来的影响。那么,究竟对谁的影响最大?对富豪阶层来说,根本没啥影响。原本就很有钱,啥没见过?没吃过?没喝过?对穷人来说,影响也没那么大。
真正影响大的就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
葡萄酒已经来到了普及阶段。其实首先普及的一定是中产阶层。中国现在这个阶层还没有真正形成,应该叫做中等收入人群更好。这个阶层的人群才是普及时代的主力。一旦这个承上启下的阶层普及了,基本上普及工作也就完成了。
这个群体既有精神上的新需求,也有更高的物质上的新需求,但又不能太奢侈。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成为“轻奢侈”。
轻奢侈是未来众多行业包括葡萄酒在内的最重大的市场机遇之一。
对于一个收入10万元的女性,购买一款1万元的包包不是奢侈;但对于一个月收入1万的女性而言,买款1万元的包包,这就是奢侈。但如果能够买一款2000元但质量不错,又有品牌价值的包包,还是可以考虑的。
传统的重奢侈品非常注重身份和地位,例如戴一款价格上百万的手表,一般人戴不起;开一辆几百万乃至于上千万的车,一般人也买不起。甚至吃一杯冰激凌需要100元钱,也不是谁都可以随时消费的。如果哈根达斯不是弄出个爱情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概念,也想必是有难度的。
但是“轻奢侈”品便完全不同了。以冰激凌为例,如果一杯冰激凌价格是100元,口感是9分(10分为满分),那么,另一杯冰激凌价格是10元,口感是5分,显然,中产阶层的人们既不想消费最贵的,也不想消费口感很差的。那么,如果有一杯冰激凌,价格是30元,但口感是8分,显然会更加受欢迎。
为了让这杯冰激凌更加能够满足精神需要,于是就要更加具有个性甚至时尚化的标签。所以,你发现,轻奢侈往往都是个性化和时尚化的,甚至是小众的。
一款葡萄酒如果价格非常便宜,例如原瓶进口酒,价格是80元/箱,显然购买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中产以下的阶层,但这个阶层一般还不会首先形成饮用习惯。所以,更多的购买者其实是二批商,买回来再加价卖出去。所以很多在网上标注低价的产品,往往都是整箱或者批量购买,单瓶的价格往往标注的高一点,防止个人购买者对价格的不认同。但其实最终由于网络的透明化,消费者都会知道的。所以,不做品牌化的提升,这样的产品往往都是赚快钱的路子,迟早会死掉。
对于中产的阶层来说,既要有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又要不错,价格既不是最低,当然,也不能太高。例如对葡萄酒来说,100-200之间我认为是最合适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中产阶层或者葡萄酒中轻奢侈品的最舒服的价格区间。
但你不要说轻奢侈是为奢侈不起来但又想要奢侈的朋友所创造出来的营销名词,其实这是不对的。轻奢侈本身是一种更加成熟的市场的消费形态。
轻奢侈的产品会从开始的个性化走向街牌,然后会出现“小众化”的走势。轻奢侈品牌不会在价格上像奢侈品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定位一般是中高档,普通小资人群即可消费得起。
说白了就是:轻奢侈,让品质与品牌兼得,然后价格并不非常高。你的品牌调性可以是时尚,也可以是复古;可以是张扬,也可以是内敛。总之,有自己的个性,品质又不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有很多葡萄酒品牌,价格虽然不高,例如现在零售价格在100多元的葡萄酒,其实成本可能只有十几二十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品质并不好,很多爱好者或者发烧友喝不了。因为我们把品质做的太差了。其实,这个价位,完全可以把品质提升的。
有很多知名品牌也会不断地推出新品,很多也是走轻奢侈的路线。当然,轻奢侈也是比较泛的概念。到底多少钱才是葡萄酒的“轻奢”?的确不好定论。例如自从葡萄酒跨境beplay好玩吗 出现以来,很多国外的原本高价的名庄酒,现在的价格有很大的降幅,未来这一块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但我依然认为,未来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能够具有品牌地位的最大量的品牌,应该是从这里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