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就好比欣赏音乐。对于一个少不经事的孩子来说,莫扎特的音乐未免过于复杂,难以理解,说其无聊也不足为过。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孩子缺乏欣赏莫扎特音乐应有的背景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孩子的知识和社会经历会不断丰富,他会发现莫扎特也似乎并不那么遥不可及,纵使不喜欢,他也能从音乐中读出一二。而事实上,品酒也同样如此,大多数的品酒人士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及繁的进化过程,一个背景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尝过的每一口葡萄酒中的风味和香气,见过的每一个酒标,乃至是形形色色的酒单等等,这些知识可在适当的时候被调动起来指导你去尝试下一杯佳酿。
很多爱酒人士包括著名酒评家和专业人士都认为,葡萄酒的品鉴只是一个个人体验而已,葡萄酒的优劣完全取决于葡萄酒的香气、质感、风味、酸度、单宁结构以及复杂性。在这些人看来,感官体验就是葡萄酒品鉴的全部,品酒笔记和评分就是葡萄酒品质的最好呈现。不过,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感官体验固然是葡萄酒品鉴的核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人的葡萄酒知识背景、品酒时的心理状况甚至是个人经历等方面在葡萄酒品鉴中的作用。
因此,葡萄酒品鉴应该是多个层面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层面的背景知识相互依存,相互加错,进而绘制出一张完整的葡萄酒之图。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感官层面(The senses)
感官体验从倒酒就开始,摇杯;查看颜色、透明度和粘稠度;闻香,深吸气识别香气;入口品尝,感受酒体,体会风味;下咽或吐酒,评估其余味。这就是感官体验的全部,当然不是品酒的全部。
2、典型化层面(Typicity)
在感官体验之外,葡萄酒的一些典型化特征的确有助于我们对葡萄酒的品鉴,这一点即便是最坚定的感官体验论者也不得不承认的。酿酒葡萄品种和产地背景知识都对葡萄酒的品鉴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背景知识能够为感官体验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我们评判葡萄品种的典型风味以及典型风土的风味。只要是拥有这些背景知识的人都会在其品酒笔记中提到这些方面,而经验老道的品酒师还会指出这些风味的来龙去脉。
3、人文历史层面(Humanity and History)
品酒还需要关注葡萄酒的人文历史背景——什么人进行耕种、翻土和修枝等。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除了酒标上出现的人名之外,根本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人参与到这款酒的酿造,更别说该酿酒家族的酿酒史或者酿酒师的个人背景。尽管这些东西看似没多大影响,但是一款没有故事的葡萄酒往往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因为不同的酿酒师有着不同的酿酒哲学,不同的酿酒家族坚守不同的酿酒传统,这些都是葡萄酒故事的组成部分。
4、文化层面(Culture)
葡萄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什么不是呢?它们曾是国王和法老们的最爱,也曾是罗马士兵们的俸禄,时间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葡萄酒历史都超过400年,这就让葡萄酒文化早就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你没看到许多来自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葡萄酒都是以其出产地命名的吗?当我们品鉴这些酒时,其实我们已开始了一项文化之旅。密斯卡岱和牡蛎,基安蒂和炖羊肉,里奥哈和塔帕斯,这些美酒与美食的传统搭配不仅仅是历史实践的证明,还是文化实践的见证。
5、情绪和记忆层面(Emotion and Memory)
只有心情最放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葡萄酒的微妙。你肯定还记得蜜月期间那蓝天白云下的野炊,也肯定会对路边熟食店的那次畅饮记忆犹新,没错,这就是情绪和记忆左右着你的品鉴,只有真正的放松和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你才能真正体会出葡萄酒的真谛。这也是人们盲品的理由,就是为了要抛弃情感的影响和约束。
也许,唯感官体验论者会满意于葡萄酒的果味、结构、余味,甚至对那冷冰冰的评分爱不释手,然而,真正的葡萄酒品鉴绝不仅仅只有这些。真正的葡萄酒品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由背景知识、文化意义以及愉悦心情构成的故事,而葡萄品种、产地知识、文化、历史、美食以及情感等仅仅是这个故事不可或缺的注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