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他独特的特征和记忆,而老酒就是年代的缩影、时代的见证。今天小编给酒友们分享的就是一些名酒的年代特征!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9年)均获得“中国名酒”称号。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内销茅台酒的年代与特征
年代特征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的瓶型普遍为黄釉土陶瓶
1953年前,茅台酒采用用工农图案的商标,酒厂名称为贵州省地方国营仁怀酒厂,商品名为“的贵州茅苔”,酒的封口为木塞,尿泡皮再贴上方形纸标签
1956年,“苔”改名为“台”,酒厂名称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1958年,酒瓶正标上的文字全部改为简体字。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瓶型主要为矮颈黄釉土陶瓶、软木塞、红膜,1967年下半年,背标开始使用三大革命(三大革命到1983年结束)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内销酒出现高瓶颈白玻璃瓶,红膜
1978年左右,外销“葵花商标”停用,由于尚有许多剩余商标没有用完,将“葵花”用于内销酒上,背标仍为三大革命到1983年为止
20世纪80年代1983-1986年三大革命背标结束使用,外包装仍然采用20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采用的棉纸包装,俗称“地方国营茅台酒”,从1983年开始,螺旋塑盖顶部加有“茅台”字样的暗记
1986年内销五星开始使用彩色外盒包装,年底厂名由“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改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1986年,内销五星出现防盗铝盖,酒的容量由540毫升改为500毫升,俗称“铁盖茅台”
20世纪90年代1991年左右从这个时期开始,茅台开始在正标下方标注度数
1991年左右,内销五星增加飘带和红胶膜,上面分别绣有“中国贵州茅台酒”和“中国名酒”,“世界名酒”
1996年后改用意大利进口防盗瓶盖、胶透明无色,喷码日期直接喷在透明膜上,2000年后,酒厂名称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外销茅台酒的年代与特征
年代特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1953年开始生产外销茅台,注册商标为五星图案“车轮牌”
1958年外销茅台注册飞天商标,使用瓷瓶。
1959年外销茅台使用红色飘带
1966年外销茅台由陶瓷瓶改为螺旋口白玻璃瓶,瓶盖由木塞改为塑料旋盖
1967年为破“四旧””飞天“图案停用,开始启用”葵花“商标替代直至1974年为止。
20世纪70年代1975年重新启用”飞天“商标
1976年”飞天牌“茅台开始使用彩色外盒包装,酒正标标注酒精度数,为540毫升,俗称”大飞天“,从这个时期起”飞天”的生产日期没有在盒子和瓶上标注,只有一个小卡片在箱子里一直持续到1985年。
20世纪80年代1984年开始启用防盗铝盖
1985年“飞天”由540毫升改为500毫升
1986年厂名由“中国茅台酒厂”改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
20世纪90年代1995年开始,喷码日期直接喷在红色封膜上
1996年后改用意大利进口防盗瓶盖、胶帽明无色,喷码日期直接喷在透明膜上,
高端酒
特供茅台特供酒的注册商标有“五星”及“飞天”,其中“飞天”特供多次在国宴中作为外国元首招待用酒,因此级别更高。
1983年以前,茅台使用浅黄釉色陶瓷瓶,俗称“黄酱”
1985年,茅台黄釉色陶瓷瓶改为深酱色,俗称“黑酱”
珍品茅台1986年左右,茅台开始面向市场推出一系列高端酒,俗称“珍品”系列,这些酒品质好,甚至超过特供茅台,其中,1986年推出”茅台1704”,瓶标左下角写有汉字“一七0四年”(茅台1704酒生产到1987年截止。
1987年为更好适应外销需求,茅台将“一七0四”汉字改为”陈年”二字,并在正标上打上英文字母Aged,该酒生产时间较短。
推出陈年酒后不久,茅台为这一类型的酒取名”珍品“,当时还有一批”陈年“瓶商标未用完,出于节约目的茅台酒厂在”陈年“二字上贴上”珍品“二字继续使用。
年份酒及纪念酒等1997年下半年茅台酒厂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年份酒,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茅台还推出了一系列纪念酒,如香港回归等。
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特产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并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从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开始,连续夺得四届评酒会“中国名酒”称号。
内销五粮液的年代与特征
年代特征
20世纪50年代1952年宜宾酒厂成立
1959年成立”宜宾五粮液酒厂“注册商标为”交杯牌“
20世纪60年代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八大名酒之一,荣获“国家名酒”称号
1966年,生产“红旗牌”五粮液
20世纪70年代1972年,停止使用“红旗牌”商标改用“长江大桥”商标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被评为八大名酒,并获得“优质”奖章,此后生产带有“优质”奖章的五粮液,俗称“优质五粮液”
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停止使用“长江大桥”商标
1981年重新开始使用“交杯牌”商标,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987年开始,五粮液开始标明度数、容量(60度未标度数)
80年代中后期出现铝质瓶盖五粮液
1987年左右出现“金标”五粮液,即五粮液图案为金色。
1988年左右出现“对称标”五粮液也既是五粮图案对称形式
20世纪90年代1990年代初期推出主打产品“长城五粮液”(大约在1993年)
1998年,五粮液酒厂改制,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外销五粮液的年代与特征
年代特征
20世纪70年代1964年五粮液开始出口
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四川粮油“和”湖北粮油“经营外销五粮液,酒标底色为白色,瓶盖为塑料盖,俗称”白长江大桥牌“五粮液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五粮液瓶型主要为麦穗瓶,在此期间也有外销萝卜瓶五粮液,20世纪80年代的五粮液是塑料盖与铝盖并存。
20世纪90年代1990年后出现外销”长城“五粮液
在此期间出现过外销铝盖”长江大桥“牌五粮液用于出口
剑南春是中国传统白酒品牌,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其主要原料为糯米、大米、玉米、小麦、高粱 、水。剑南春酒为浓香型白,该酒分别于1979年、1984年及1989年全国第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
剑南春的年代与特征
在酒厂名称方面,剑南春及其系列酒有时会出现表达不规范的情况,同一时期的酒,厂名曾出现过”四川绵竹国营酒厂“、”四川国营绵竹酒厂”、“四川绵竹酒厂”等不同表达方式
年代特征
20世纪50-70年代1958年,“剑南春”酒诞生,在之前是绵竹大曲
早期剑南春采用“绵竹牌”注册商标,红色酒标以及圆玻璃瓶型,封口主要有三种类型:木塞、塑料盖、压盖,该类型红标剑南春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市场上逐渐消失。
1979年,剑南春酒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因此于1979年前瓶颈标为“注册商标”,1979年以后瓶颈标为“中国名酒”
20世纪80年代1983年出现方瓶短塑料盖到1984年左右截止。
1983年“绵竹”商标变更为“剑南春”
1984年出现方瓶短塑料盖到1987年左右截止。
1984年酒厂名称正式更名为“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
1987年出现方瓶防盗白铝盖,250毫升以下的剑南春仍继续使用塑料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方型瓶金铝盖
1987年出现莲花瓶白铝盖用于内销。
20世纪90年代1994年左右出现莲花瓶黄铝盖
外销剑南春是从1974年开始,外销酒通常为“莲花”瓶型,商标有“绵竹牌”和“长江大桥牌”两类,后又变更为“剑南春”牌,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出口。
汾酒
汾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汾酒在历届全国评酒会上荣获“中国名酒”称号
汾酒的年代与特征
年代特征
1951年~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此期间主流瓶型为压盖啤酒瓶和扁平小瓶型,山西省专卖事业公司出品,酒标上有巴拿马大奖章图标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1954年酒厂更名为山西省榆次专区地方国营杏花村酒厂
1958年酒厂更名为山西省地方国营杏花村酒厂,颈标为专卖事业局专属的“五星”标志,在此期间出现瓷瓶木塞酒。
20世纪70年年代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沿用60年代已经使用过的《古井亭》商标
在此期间的汾酒除白瓷瓶外还有压盖玻璃瓶。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不同工艺形式器型的白瓷汾酒及棕色瓷瓶汾酒,使用塑料盖
20世纪80年代初,玻璃瓶汾酒的瓶盖更换成短螺旋盖
1986年左右,琉璃瓶汾酒出现了粗瓶长螺旋盖,该种粗瓶长螺旋盖瓶型在1988年全面取代之前的瓶型,成为玻璃瓶的主流瓶型。
20世纪90年代1992年,长螺旋盖上出现喷码
1954年,汾酒获得出口权,出口汾酒使用《长城牌》商标,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销售,瓶型有白瓷瓶和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