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博若莱,人们都知道博若莱新酒,而不知博若莱传统风格的酒。笔者有幸亲在博若莱2015采摘季时到博若莱一游,小记如下。 在过去几年,许多中国内地葡萄酒进口商都举办并推广过博若莱新酒节,普遍反馈就是博若莱新酒慢慢被中国许多爱酒人士所喜爱,但是博若莱传统风格的葡萄酒,仍然处在勃艮第的阴影之下。消费者除了新酒之外,能知道风车磨坊的就不错了。笔者有幸亲在博若莱2015采摘季时到博若莱一游,小记如下。
9月6日,笔者从伯恩(Beaune)乘火车南下博若莱,体验佳美(Gamey)葡萄独特的独特魅力。从火车上看沿途的风景就能感觉到博若莱产区要比勃艮第产区更崎岖陡峭,后面的走访也再次印证了这个判断。
在博若莱产区代表奥乐丽(Aurelie)女士以及法国商务投资署的阿德炫(Adrien)先生的陪伴下,笔者一行人起早摸黑,穿梭于博若莱不同产区,参观了十多家大小不一的酒庄,品尝了近100款博若莱不同产区和级别的葡萄酒。笔者认为,在博若莱,酒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大酒商
以乔治·杜宝夫(Georges Duboeuf)为代表,博若莱新酒之所以如此世界闻名,正是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乔治先生及他所缔造的品牌乔治·杜宝夫(Georges Duboeuf)是密不可分的,他成功地带起每年十一月第三个星期四畅饮博若莱新酒的风潮,并将博若莱葡萄酒引领向全世界。
现在,酒庄掌舵人是乔治先生的儿子弗兰克(Franck)。当日弗兰克先生亲自陪伴笔者整个早上,先参观乔治·杜宝夫的葡萄酒博物馆,了解博若莱产区的发展历史,然后搭乘小火车参观了号称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工艺园,接着到品酒室品尝10多款博若莱不同级别葡萄酒。对于笔者挑剔的品酒味蕾来说,乔治·杜宝夫的酒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过酒标非常漂亮,包装设计时尚,非常讨喜。
二、小酒农合作社
譬如酒农组织(Domaine des Vignerones)正是这样的代表,7日下午到晚上11点多,笔者参观了这个组织的3个小酒农。
还记得那天下午,笔者到达布鲁依丘(Cote de Brouilly)的总部,参观完酒庄去到葡萄园参与采摘,当时阳光是那么的明媚,秋风轻抚在笔者的脸上,葡萄农们唱着欢快的曲子,笔者不禁被他们感染,也帮他们收了一筐,他们送给笔者两串葡萄,那甜美,笔者今日回想起来,口里好似还不能忘
三、独立酒庄
譬如瑞兹酒庄(Chateau de la Chaize)与多米尼克毕龙酒庄(Domaines Dominique Piron),前者在博若莱当地很出名,有很气派的城堡和酒窖,占地99公顷,庄主是女侯爵,气场很强。品尝了三款酒,品质都很好,比一般的博若莱酒更饱满有力,不过酒卖得也贵,是博若莱走高端路线的酒庄。后者则是博若莱莫贡(Morgon)的代表,在酒庄里还摆着习主席2014年去法国时品尝该酒庄葡萄酒的照片。
在博若莱的旅程中,除了美酒,当然还有美食,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一道应季的美食:佳美葡萄酒皮渣煮腊肠!刚刚完成发酵使命的佳美葡萄的皮渣被用来做成美食,腊肠没有了油腻的感觉,多了一份葡萄酒的芳香。
此次博若莱葡萄酒之旅,让笔者对博若莱这个产区有了更全面的认知。现在回想在博若莱的那几天,充实而饱满,犹如2015年的佳美葡萄一样。虽然笔者想把几天的行程都浓缩在一篇文章里,但是确实很难,因为风情万种的博若莱产区,不仅仅有新酒,还有近160家村庄和10个特级村,不同的风土有不同的表现。
笔者参观的这十多家酒庄除了有资本大鳄,更有贵为伯爵、侯爵家的产业,当然也少不了中小酒农的联合体。他们作为博若莱产区的代表,虽然不够全面,但笔者可以管中窥豹。博若莱的酒诠释了当地土壤的所有香味,并用一种最为清爽轻盈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而这里的人们,正如博若莱的美酒,坦诚而真实。
回国后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更是进一步印证了博若莱这个产区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了的判断。英国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对博若莱的评价:“博若莱是全世界目前最具性价比的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