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中国整体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酒行业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向我们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酒行业在获得不断成长的道路上也充满了很多曲折。那么我们就从与中国历史同样古老的白酒行业和舶来品葡萄酒、啤酒行业分别来看看它们在这四十年中获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也是中国白酒走上持续快速发展之路的起点。在这40年来,从整体产量上看:全国白酒总产由1978年的143.74万吨到2017年的1198.06万千升,白酒总量翻了八倍之多,2018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产量为802.2万千升,还在不断上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从整体的行业价值来说:1985年,全国只有白酒企业990家,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6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67亿元;而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如今销售规模和营业利润分别走向万亿元、千亿元时代,除此之外,白酒产业还带动了农业、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安排了40余万劳动力就业。
从个体企业来看:白酒行业中诞生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一批国内中流砥柱企业和一批酒业的功勋人物。在2018 世界最具价值品牌 500 强排行榜中,中国位居品牌数量榜第二,而其中白酒行业就有四个品牌入选,分别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其中茅台排名第56 位,五粮液位居第 100位,洋河、泸州老窖分别位列第215位、476 位。而这些龙头企业在40年间更是发展迅猛。茅台在2018年一季度实现了市值破万亿元,并实现了营收超600亿元,成为中国的名片;而洋河由市值仅4亿元规模发展如今市值已经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
40年前,中国白酒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基本上依赖简单人工劳动,40年后,已发展成为分工细化、链条清晰、技术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产能大大提高,至今已接近年销售规模万亿元,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与白酒行业不同的是,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走出国门,而直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葡萄酒才算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
“开放”代表着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经济生活、文化交流上融合。过去40年中,中国葡萄酒市场一直在不断地高速发展。在1978年~2000年左右,中国葡萄酒属于起步阶段,早期全国刮起了“干红热”,使得王朝、长城、张裕三足鼎立;直到2012年,才迎来了中国葡萄酒第一个黄金10年。
据2012年初统计beplay正规 显示,中国葡萄酒消费已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也是法国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而到了2017年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不仅依旧位于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并且预计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额未来三年将增长39.8%,届时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
同时,经历改革发展阵痛的葡萄酒市场也正朝着优质,具有中国产区特色的方向发展。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新玩家也越来越多,2018年上半年全国14家葡萄酒上市公司总营收达43.34亿元。营收过亿元队伍里面的的通葡股份、威龙股份、通天酒业呈现出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此外,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精品酒庄正在崛起。
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啤酒行业铿锵向前。1978年开启了我国啤酒产业的新纪元,当年年产40万吨啤酒。随后市场消费快速增长,进入了啤酒发展黄金期。40年来,云舒云卷,改革开放,让我国啤酒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啤酒从1978年的40万千升年产量,到2017年4401.5万千升啤酒产量,世界第一啤酒大国之宝座已连续稳坐多年,从这一巨变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40年来,处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啤酒人用浓墨重彩绘出了一幅幅的行业迷人画卷,演绎了一曲“小”到“大”再到强的华丽变奏。
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中国酒行业将会不断与世界融合发展,无论是古老传统的白酒,还是曾经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啤酒,你都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印有中国品牌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