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风云变幻,40年的时代变迁,让中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绚丽的彩虹。中国啤酒产业40年的巨变,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成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之一。
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197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就是在这一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动员令,为中华民族奏响了改革序曲和开放的篇章。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啤酒行业铿锵向前。1978年开启了我国啤酒产业的新纪元,当年年产40万吨啤酒。随后市场消费快速增长,进入了啤酒发展黄金期。40年来,云舒云卷,改革开放,让我国啤酒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啤酒从1978年的40万千升年产量,到2017年4401.5万千升啤酒产量,世界第一啤酒大国之宝座已连续稳坐多年,从这一巨变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40年来,处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啤酒人用浓墨重彩绘出了一幅幅的行业迷人画卷,演绎了一曲“小”到“大”再到强的华丽变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产量数字,一路前行
改革开放前,用缓慢一词来概括我国啤市与行业发展是较为客观的,因为当时供求两方面有差异,供应数量少,生产规模小,适应不了消费者的需要。改革开放犹如春风化雨让祖国各地充满生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降临到啤酒业,前所未有改革政策带来了发展良机,开放的要求与改革促进人民的生活改善急需扩大啤酒生产规模,改革开放促进了啤市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供求关系的改善上,供应方面体现在年产量的增加,而求的方面表现在市场扩容,市场容量变大。我国啤酒在1978年的年产量仅40万吨,市场容量在1979年进一步扩大,年产啤酒51.58万吨;1980年我国啤酒年产量达68.8万吨,具有70多万吨的市场容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啤市扩容加快,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加快企业发展,同时,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推动一部分酒企走出去请进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啤酒产量的扶摇而上,1982年啤酒产量翻番达 117万吨,全国市场容量上升到百万吨以上;1985年啤酒产量翻番到310.4万吨,容量继续增加,达300多万吨;1988年容量翻番,啤酒产量654万吨,又翻了一番,这一年的市场需求与产量如井喷一般让人吃惊。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啤酒市场容量和年产量继续增长,1992年破千万吨大关年产量达到1021万吨,1999年年产量突破两千万吨大关达到2088.40万吨,进入新世纪的元年即2000年全国啤市继续扩大,年产量继续增长,当年产量达到2231.32万吨,与1999年的2088.40万吨相比,增幅为6.84%,增长了142.92万吨,啤市需求也同步增长。2002年以前,我国啤酒产量与啤市消费量增长同步,以年均5% 的增速增长,约100万千升的净增量;2002年后,在基数逐步变大的同时增速也快马加鞭。6年间,啤酒产量与市场容量双双增长了66.7%,年均8.9%增幅,年均增量262万千升。大的增长体现在市场消费量,年人均消费量从19.2升升至28.9 升,增长了50.5%。其中,2006年啤酒产销量以及增长速度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2006~2007中国糖酒业市场年度报告》客观的评价道:“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啤酒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一报告引用行业公布的beplay正规 来证明,“2006年我国啤酒产量为3515万千升,同比增长14.7%;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8.8亿元,同比增长16.37%,利润总额36.76亿元。”
2011年后,我国啤酒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啤酒在总量上还是很大,表现在产量大、企业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等方面,但势能逐步萎缩,呈现了下滑态势,负增长屡屡出现。在量逐步萎缩的同时,有质量的增长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由量转向质成为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啤酒业的重中之重。“看淡规模数量增长、看重品牌质量增长”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如青岛啤酒工艺上精益求精,确保质量提升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双提升赢得市场,啤酒飘洋过海,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其身影,成为全球六大啤酒商之一,以631.68亿元品牌价值,跻身全球品牌500强。
规模增长,天翻地覆
40年来,我国啤酒工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成熟壮大,推动了啤酒由弱势产业转向强势产业,促进了我国进入由啤酒大国转向啤酒强国的健康发展轨道。1978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亲自批示:“把啤酒搞到50万吨” 。于是,国有企业像青啤、哈啤等扩大生产就有了尚方宝剑,还有部分地区发展乡镇啤酒企业生产啤酒,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啤酒厂尤为典型。这家啤酒厂由山海关农民杨斌等用卖河砂钱来投资建设的,1979年购进设备,1980年初投产,年产5万吨啤酒,这在行业引起轰动效应,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涌现出众多乡镇啤酒厂,成为啤酒生产的主力军,总产量占全国啤酒生产的2/3还多。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了90多家,啤酒产量达51.58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而后,啤酒生产厂家在长城内外快速增加,啤酒产量迅猛增长。但啤酒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不能在短期内化解。因为,改革开放让人们钱包鼓起来,有钱喝啤酒的人多了起来,啤酒消费增加迅猛,啤酒市场进入了大扩容,直接推动了我国啤酒工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10年里,啤酒产业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投资者的青睐,神州大地啤酒厂林立,其间我国啤酒工业高速持续增长,年增速达30%以上,啤酒产业逐渐强势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厂家增至813个,就总产量来说紧随美、德之后,位居第三名(到1993年位列第二,到2002年跃居第一),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啤市供应能力。1989年拉萨啤酒厂在西藏高原面世,结束了西藏无啤酒生产厂家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啤酒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行业兼并浪潮兴起,以青啤为代表的强势企业跑马圈地,一些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步显现,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啤酒产业显示强势发展势头,1999年产量突破两千万吨大关。进入新世纪后,啤酒产业之强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强势产业强的表现在于企业规模与强企数量和集中度。2002年,百万千升以上的啤酒集团仅有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3个;2007年已增至8个,除三大集团外,还有重庆啤酒、金星啤酒、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雪津啤酒。6年前,三大集团产量为744.7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31.6%;6年后,三大集团产量已达1607.1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40.9%,增幅达115.8%。2002年以前,我国啤酒产量平均每年以5% 的增速稳步增长,净增量约100万千升;2002年后,虽然基数不断增大,但是增速仍在加快。6年间,啤酒产量增长了66.7%,年均增幅8.9%,年均增量262万千升。年人均消费量从19.2升升至28.9 升,增长了50.5%。通过2002年到2007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啤酒产业强势发展劲头。总之,进入 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啤酒市场,消费与生产两旺,啤酒产业一片繁荣。大型啤酒厂把兼并中小型啤酒厂作为集团化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华润、青岛、燕京等啤酒企业集团在中国啤酒市场横空出世,珠江、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现代化啤酒企业也紧随其后,规模、集团化在中国啤酒产业初步形成,标志着啤酒产业强势地位确立。啤酒产业在青岛乃至山东的强势就是最好的例子,啤酒在拉动当地经济与城市建设中作用巨大,其他产业无法替代。在青岛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啤酒产业,每年举办国际啤酒节,把它作为当地的强势产业发展。如青岛啤酒某种程度上就是青岛的形象大使,它让这座城市迅速与世界拉近距离,今年上合组织会议的举办就是最好的说明。青岛的发展离不开青啤,青岛的知名度离不开青啤,青岛啤酒与青岛城市发展相互成就互相促进。
尽管如此,但行业快速发展下掩盖的矛盾与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中国酒业协会beplay正规 显示:在国产啤酒品牌中,有45%的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32%左右的企业正在保本生产,只有不到20%的企业发展良好;在整个酒种的盈利空间和投资收益方面,啤酒与白酒等传统强势酒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2010年为例,我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591家,完成产量4483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294亿元;而同期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609家,完成产量890万千升,实现的销售收入却高达2713亿元。啤酒产量是白酒的5倍多,但收入只有白酒的一半。间接影响了啤酒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尽管上述的对比具有不可比性,但基本上说明啤酒行业大而不强的现实。我国啤酒之“大”在规模上,但质量效益等方面的 “强”尚有距离。说白了,我国是啤酒大国但不是强国!党的十八大后,啤酒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啤酒行业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由大到强的转变上来。为适应新经济形势和消费市场的需要,行业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以大开放推动我国啤酒由大变强。
一个行业的强于不强取决于是否有强大的企业,而不仅仅在于产能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关键是效益、创新能力等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培育的啤酒强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柱,它们在行业所占的比重大,体量大,资本、资源多,生产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抗市场风浪能力强。2013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 、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等5大啤酒集团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华润雪花市场占有率为23.15%;青岛啤酒市场份额17.19%;百威英博市场份额为14.1%;2014年中,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2014年前9个月,国内4家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的市场份额总计达到70.6%,较2013年的64.6%大幅上升。华润、青岛、燕京龙头出现在中国啤酒市场,珠江啤酒、重庆啤酒、金星啤酒、哈尔滨啤酒等啤酒强企也登台亮相,强大的中国啤酒业军团初露端倪。只有企业强,行业才能强。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啤酒这些强企的创新能力、效益水平等显著提高,推动了全行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国际化,带动全球化
40年来的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啤酒工业国际化水平,中国啤酒已走向世界,走向外国人的餐桌,而国外啤酒也大踏步地涌进国门。在中国,漂洋过海的首家啤酒品牌就是青岛啤酒,1978年以来,青岛啤酒出口到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声誉日隆,已成为国际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受青睐,成为国内啤酒出口主要企业。尤其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在美国对国际啤酒的评比中连续几年均获第一。当然还有一些啤酒企业也加入到出口的行列。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西藏的拉萨啤酒公司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企业上市成功,产品渗透进国际市场,在美国几个洲都能够见到雪域高原的圣水。更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功劳。改革开放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而且促进了我国啤酒市场的国际化,融国内国际市场于一体。只有改革开放,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啤酒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股票上市,才能变为现实,才能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把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过来,为我所用加快企业发展。
40年来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啤酒市场的国际化,走出去,请进来,推动了啤酒企业发展和啤酒行业的大开放,国内外统一啤酒大市场形成。自我国入世以后,外资掀起了对我国本土啤酒企业进行新一轮大规模收购的热潮。在目前啤酒产业中,外资比例已经上升到18%以上。自2004年以来,以国内外啤酒大集团为主的业内并购、新建、扩建势头一年高过一年。进入2007年以后,像前两年的收购兼并行为已经很少,随之而来的都是各大集团加大市场投入和新建工厂,且新建厂之风越来越猛烈。2007年外资啤酒巨头发动了在华第三轮冲击波,AB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等纷纷在华增资建新厂,欧美和日本都加大了对中国啤酒市场的投入和争夺。2012年来,中国巨大的市场像磁石般吸引着大批外国啤酒走进国门,国内各个区域市场被国外啤酒长驱直入,势如破竹,“2017年1-6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2268.6万千升,同比增长0.8%。而进口啤酒进口量为3.3亿升,同比增长6.7%,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增长幅度远超国产啤酒。在高端啤酒市场,进口啤酒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且正在进一步蚕食市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积极推进啤酒业的资源整合与国际产能合作,以加快啤酒工业的集中度和国际化来培育竞争新优势。尤其是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实施,为我国啤酒工业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