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酒业抛百万元巨资 回应“以酒抵资”传闻

2015-12-16 09:08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12月14日,《长江商报》发表题为《宜化集团“以酒抵资”营销术》、《宜化置业被指拖欠雇员千万血汗钱》的新闻报道后,湖北宜化及涉及的金沙酒业集团迅速反应,就事件原委向公众作了说明,湖北宜化不仅在15日发表公开申明,金沙酒业更是出资100万元寻找该新闻报道提及的“以酒带薪”工资单。事情真相如何,糖酒快讯网在第一时间联系事件相关人士,以了解事实真相。

“以酒抵资”新闻始末回顾

《长江商报》两位财经栏目记者根据线报并走访当地企业后获悉,宜化集团旗下采购商须用3%货款购酒否则就拿不到货款,用酒抵发4成工资员工敢怒不敢言,并深入分析了湖北宜化收购金沙酒业的战略意义。

在14日“以酒抵资”新闻刊出后,糖酒快讯网立即联系金沙酒业品牌总监冯晓波。他表示,虽在金沙酒业工作时间已然不短,集团也鼓励员工自愿利用私人渠道卖酒,但这是鼓励员工额外创收,全属自愿,绝不可能出现强制购买,更不可能让普通员工拿酒抵工资。据记者了解,湖北宜化旗下三百多家子公司中,有数十家贸易类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贸易公司均是金沙回沙酒(含大关酒、拉亚红酒)的区域经销商或团购经销商且均为市场流通销售,其销售区域覆盖了全国多个省区。“由于签署了销售合同,此类机构的相关责任人收益与酒挂钩是正常的事情。”金沙酒业内部人士透露,《长江商报》的报道或许是将湖北宜化下属子公司的专职酒类营销人员的工资与售酒挂钩,误当作了普通员工“以酒抵薪”。

15日,湖北宜化旗下“宜化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开申明。该申明表示,宜化集团绝对禁止“以酒抵资”行为。宜化集团在酒品销售过程中采取“全员营销”的销售理念,鼓励全体员工通过兼职销酒实现收入增长,一律遵循自愿原则,绝无强制搭车卖酒和强迫供应商、职工销售等现象,更没有“以酒抵薪”等行为。

而为力证自己的“清白”,金沙酒业还出资100万元巨款寻求传说中的“以酒抵薪”工资单。

揭秘内部员工销售模式

据了解,2014年,金沙酒业实现销售收入23.4亿元,较2013年20亿元逆势增长17%,是2007年收购时年销售收入7000万元的33倍。2014年年产酱酒突破1.9万吨,老酒储量达到3万吨,是2007年收购时年产量700吨的27倍。

酒业寒冬之下,金沙凭借逆势增长成为行业黑马。而这背后,宜化集团的内部员工销售模式功不可没。甚至于金沙酒业董事长董兵曾不止一次称赞宜化集团将酒和化肥混合的销售体系,称集团内部的员工销售是酒业销售的“游击队”。

据了解,湖北宜化子公司300多家,员工6万人,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无以计算,这无疑是一个可以消化金沙酒产品的巨大“富矿”。记者获悉,金沙酒业生产销售的酒除了会作为宜化集团及旗下子公司指定用酒外,也会作为员工福利品发放,此外与金沙酒业签署了销售合同的湖北宜化子公司都有酒业专班负责所在区域的流通或团购市场专职卖酒。而和湖北宜化关联的供应商通常也会将金沙酒产品作为第一选择。

不过,冯晓波指出,作为湖北宜化全资子公司,金沙酒业得到了集团从资金配套、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全方面的支持,但金沙从几千万元的销售盘子走到今天,全靠湖北宜化的内部消化那是显然不客观、不现实的。

湖北宜化收购金沙饱含战略深意

对于《长江商报》提出的湖北宜化收购酒企另有乾坤一事,记者致电多位财经界人士后,均表示湖北宜化收购金沙酒业、大关酒厂等饱含战略深意,或为借此良机获取更多资源以开拓贵州区域。

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贵州地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域,也是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宜化集团作为国内500强被引资进入,各类资源“对接”后,水到渠成也成为必然。据其调查,从2005年开始,宜化集团先后在贵州兴义、毕节以及遵义等地投资建设煤化工项目。在2006年初,宜化集团斥资0.9亿元收购漯河的宏丰公司和泰丰公司两家化工厂,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扩能改造,之后,再次投资20亿元在当地发展盐化工。2010年11月中旬,贵州金沙县与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十二五”期间将在金沙县投资125亿元煤盐化电一体化循环项目。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宜化集团在贵州累计投资61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润20亿元,解决劳动就业1.4万人。作为金沙酒业所在地的贵州金沙县也成为了湖北宜化的投资重点区域之一。

 

 

 

 

 

    关键词:金沙酒业 以酒抵资  来源:糖酒快讯  佚名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