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半,行业的规模回暖趋势和复苏姿态带给所有企业的是更加积极的备战准备,在关于酒业未来的全新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白酒大省的崛起和振兴。
无论是振兴苏酒、再造鲁酒,还是复兴豫酒、黔酒出山、做大浙酒等宏观构想,政府都是不变的执旗者。白酒作为辖区内的重要产业形态,伴随着酒企联盟组建、产区融合发展、跨区域并购或重组等动作的频频上演,政府在这条竞争赛道上也可谓操心不已。
吹响冲锋号,力促规模再上新台阶
据统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1198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56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28亿元。其中四川、山东、湖北、河南作为长期的产酒大省,贡献了超过50%以上的营收,去年以来酒业三强所在省相继出台指导政策,力拼规模提升,并且来势汹汹。
四川去年规模以上酒类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05.5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271.5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均为近5年新高,这些beplay正规 为行业回暖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去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500亿元,进一步稳固酒业大省的地位。
今年开始,“鲁酒振兴计划”再度萦绕耳边。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加快培育白酒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培植2家主营收入过百亿元的全国白酒领袖品牌,培植5家企业主营收入过30亿元全国白酒知名品牌,培植20家企业主营收入过5亿元全国白酒区域品牌的设想被提出,省域龙头景芝、花冠、国井等品牌迎来新机遇。
去年10月,另一白酒产销大省河南也高调亮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酒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旨在全面提升豫酒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到2020年,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3―5家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优势企业。
这一过程中,政府通过聚焦骨干企业,重点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如江苏政府20年前发布《关于“振兴苏酒”的意见》后,洋河、今世缘的崛起成功带动苏酒复兴,重回酒业大省。近年来苏酒主营收入近59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洋河便贡献了三分之一份额。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兼并重组+改制,或是振兴敲门砖?
各白酒强省在相关政策中,往往将重点酒企以资产、品牌为纽带,实施兼并、收购和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作为增量扩容的重点,近年来行业出现众多跨区域并购重组案例,背后自然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河南政府就明确提出,鼓励省内企业间战略重组,通过联合、重组、收购、转让等多种形式,实现产业资源整合,并鼓励实施产权重组,推进企业混改。仰韶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卫凯表示,企业要主动谋划,努力推进白酒企业整合转型,同时政府要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整合重组与转型中的难题,目前仰韶酒业凭借陶香品类实施精准占位,并购重组有序推进中。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上市,提高产业聚集度”同样也是山东省白酒产业扶持计划的重要内容。不仅鼓励支持兼并、收购省内外白酒企业,积极引进具有品牌、资金、管理和市场优势的省外知名企业,同时支持规模白酒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在这一过程中,河南政府将落实国家、省对白酒企业兼并重组、公司制改制的税费、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
在贵州,仁怀政府提出打造1个千亿元企业引领、3个100亿元企业支撑、10个10亿元企业带动、40个1亿元企业跟进的白酒工业骨干集群的新规划,其关键实现路径便是“择优扶持一批、改制重组一批、申报上市一批、做大做强一批。”
就在不久前,川酒重镇泸州市审议通过了《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鼓励辖区酒企推进上市工作,并牵头进行产区内的资源整合和重组。而在2016年,在四川省政府的关注下,沱牌舍得酒业成功完成混改,成为中国白酒圈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被称为“行业混改第一案”,加上通过战略资本引入而重新焕发生机的水井坊,无疑都是四川政府立足酒业,打造白酒强省基本方针下的优秀案例。
重视行业“鲶鱼效应”,骨干先行成政策标配
管理学上的鲶鱼效应对白酒的振兴不无借鉴作用,群龙无首难以成器!翻看川酒、黔酒、徽酒、苏酒的发展,都离不开一线骨干企业的支撑。
四川政府在《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四川支持白酒“六朵金花”抱团发展,扩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二三线品牌企业整体发力,扩大“川酒”品牌美誉度、知名度。特别是2001年“中国白酒金三角计划”提出后,在龙头品牌的发力下,还带动了一批原酒企业、生产配套企业的发展,加强了川酒的综合竞争力。
早在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提出“用5到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仁怀”的“一看三打造”战略目标,如今这一规划已经逐步实现。核心产区+骨干企业的率先突进功不可没,“领头羊”茅台集团充分发挥“发动机”功用,在茅台实现新跨越后,仁怀产区又涌现出国台、金沙等第二军团代表品牌。
豫酒未来要发挥仰韶、杜康、张弓、宋河、赊店、宝丰等“六朵金花”的带动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共同提升豫酒品质、开拓市场,在去年发布的“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中,采取集合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的举措,着力培育1―2个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豫酒领军品牌,打造豫酒核心品牌和超级单品是河南白酒品牌重塑的关键。
2017年以来,豫酒金花们动作频频,仰韶酒业并购重组有序推进;宋河酒业调整产品体系;中国低度白酒代表张弓酒目前正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积极实施改制;赊店酒围2018年聚焦于上市目标……这些领军品牌的活跃,为河南白酒的振兴传递出积极讯号。
重赏之下出勇夫:特别奖励、专项基金、财税支持多管齐下
对于白酒大省来说,区域内白酒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它们不仅仅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作为传统产业的白酒业是劳动力安置的重要渠道。一般来说,政府均在各项政策中强调了在财政支持和专项资金的设立,甚至企业外出参展也能获得一定的补贴,这种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正在成为多地政府的建设目标。
《河南省酒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了财税支持力度。从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单列安排豫酒发展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等。统筹利用金融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对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融资的豫酒企业,按照比例给予补贴。这一点在山东省的“鲁酒振兴”计划中也有体现,比如山东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且已被正式受理或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
另外,为形成内部的竞争机制和评优体系,河南政府将组织开展豫酒“五朵金花”“五大好酒(大单品)”“五大酒商”评选活动,每年按规模、效益、税收和投入等指标进行排名,对升级晋位明显的给予奖励。
据悉,政府还会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老字号称号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例如河南就会对新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标杆、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在四川,地方政府也不止是进行战略规划,往往也提供实际的资金支持,例如《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透露,加大财政资金、统筹用好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内白酒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按照企业兼并重组所支付金额的10%、总额不高于100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并且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内遭受重创的白酒产业也得到了所在地政府的各项资金支持。据了解,泸州市政府就曾对因国家“禁酒令”、酒驾入刑等因素带来的市场波动进行政策性调节,在税收上给予辖区企业,特别是原酒生产企业以支持。
竞合环境下,用抱团撑起振兴大旗
在政府多项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区域内白酒企业的参与热情也日渐高涨。同时基于各省区市场白酒产品风格的个性化和品类特色,逐步产生了在政府支持下抱团求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以来,类似山东省白酒品牌培育发展联盟,四川原酒产业联盟等组织的成立,延续了当前白酒行业中的“抱团”趋势。而对于河南、山东、安徽等长期处于“群雄割据”状态的市场来说,形成区域核心品牌与各梯级品牌共同发展的局面,将有利于市场抵御外来名酒品牌的入侵,通过合理利用政企联合的发展环境,构建产区壁垒。
在最新的鲁酒振兴计划中,“发挥山东省现有‘一低一降一特’优势,重点发展低度浓香白酒,支持降度酱香、芝麻香白酒发展,支持企业抱团发展,一二三线品牌整体发力是重要内容”,并提出“好品山东有好酒”的省区白酒故事。而在河南的酒业提振规划中,则提出了“充分发掘豫酒价值,对豫酒品牌、产品、文化等统一策划创意,打造豫酒集体品牌”的统领性方针。
另外,从省政府到各地市县,政策+产区+品类的综合发展模式得到丰富化发展,仁怀、泸州、宜宾、汾阳、宿迁等地市已经开始形成政府牵头,区域品牌集体造势下的品牌传播和市场拓展行动,如今许多大型活动的开展,都是政府携手辖区企业组团参与,在保持品牌独立风格的基础上形成步调一致的传播态势。
当年轰轰烈烈的贵州白酒“一看三打造”规划业已初步完成,茅台顺势冲出白酒核心竞争圈一骑绝尘,如今摆在贵州及仁怀政府面前的,是进一步做强产区影响力,形成辖区内各品牌间的梯级发展格局。为此,仁怀出台了全国首个酒类团体标准《酱香酒地方标准体系》,编制了《酱香型年份酒认证体系》等规范。
在这基础上,仁怀以酱香型白酒生产和白酒配套产业为主导,以茅台镇、仁怀名酒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按照“一区三园”布局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白酒特色工业旅游区。目前,入园企业达185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148家,白酒配套及非酒类企业37家。
“政府铺路,企业前行”看似顺势而为,但在各项政策的执行和制定中也要充分符合区域实情。特别对于地方的纳税和就业大户,地方政府对酒企的关心与呵护不足为奇,享受某些优惠政策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地方政府给予酒企扶持政策时,要避免“大包大揽”,而企业不要妄想“等靠要”,一切从自我做大做强着眼,才有可能推动区域白酒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