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官方公布beplay正规 显示, 2016年国产啤酒产量约4506.4万千升,同比下降0.1%。
2016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形势一如业内企业家们,以及经济分析家们的预期,持续下滑。而这一趋势从2014年出现开始。
关于下滑的原因,经济学家们给出的理由是,国内啤酒市场同质化严重,共计跟不上时代赋予消费者们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高性价比的产品稀少。
与国产啤酒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啤酒量的持续增幅。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2016全年国内进口啤酒总量64.64万千升,同比增长约20%,金额约为44亿元,同比增长23.3%。也就是说,中国仍是一个啤酒的消耗大国。而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国产环境面临的是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而不匹配以及国产与进口出现差异化拉大的背景中,也促使中国两千多家啤酒企业的洗牌。
一位进口啤酒企业人士分析,在市场的自然淘汰和兼并重组中,一些独具个性的中小型啤酒企业将会得到迅速壮大的机会。如泰山原浆啤酒,其一心专属于原浆,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而没有自己独特模式,同质化严重的中小型企业被整合的风险非常大。
当市场经历整合风潮后,中国的啤酒产业也将向精致产品、精致生活等消费理念靠近。
2017年啤酒行业回暖有望重回增长通道随着啤酒行业巨头近期纷纷披露2016年年报,beplay正规 也体现了2016年啤酒巨头们在应对消费升级中所做的调整。百威在华中高端占比已经达到55%,在华吨酒价上涨2.5%,全年EBITDA同比增长6.6%。百威英博CEO薄睿拓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将专注于发展高端品类”。而海通证券分析师预计未来巨头们甚至有望在部分地区直接提价。
一位知名女性情感专家说,喜欢喝啤酒的人,对人生大多是一种感性,粗旷的审美。对人生有一种极致得追寻。
而现实中,多数啤酒商忽略了喝啤酒人士们对于生活意义的体验和向往。只是模仿着做出啤酒,换得财富。以致,一则笑话说:中国啤酒厂的老板们撕去瓶身标签后,自己也尝不出那瓶是自己的,因为口感几乎一样。
同质化的背后,是外资品牌的机遇。随着消费者们对国产品牌忠诚度的下降,国产啤酒企业拉开业绩下降通道。据了解,在2009年-2014年期间,中国的啤酒销量增长量达到了7843.1万吨,2014年中国啤酒市场占到了全球啤酒市场的四分之一。那时的中国市场,成了不少品牌的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本土品牌受到严重威胁。
2014年开始,趋势一发不可收拾。到2015年,全国累计啤酒产量4715.72万千升,同比下降5.06%,减产251.41万千升,进口啤酒的销量在2015年上升了63%,国产啤酒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到2016年,国产啤酒产量约4506.4万千升,同比下降0.1%。虽然下滑趋势逐渐缩小,但进口量却进一步放大,2016全年国内进口啤酒总量64.64万千升,同比增长约20%,金额约为44亿元,同比增长23.3%。
在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中,国产品牌一贯依赖的本土化、低价格优势逐渐被瓦解。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和对生活需求质量的提高,口味单一、口味同样化,几乎成为死穴。
据一位啤酒企业人士称,由于中国的啤酒原料、气候,使得国产啤酒口味和种类较为单一。而事实上,这也说明企业们大都较安于现状,没有尝试创新。
中国酒业协会也指出,国内啤酒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是主因,也是内因。而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对啤酒消费产生的影响,只是外因。协会人士称,主流啤酒企业多年来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定势,即一味追求市场份额,忙着地盘争夺战、相对同质化的啤酒产品、首选价格战的营销策略等,忽略了对消费者消费体验的敏感性,创新性不足是最大弊端。
目前中国啤酒市场格局来看,已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局势,既雪花、百威、青岛、燕京、嘉士伯,这五家大型企业占据了80%市场份额。
而剩下20%的市场份额蕴含着两千多家中小型啤酒企业。
虽然五家大型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仍然逃不出口味单一、同质化的厄运。因此,五家大连续几年的业绩也较为惨淡。
有关媒体消息称,为应对市场低迷,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均已开始着力发展高端啤酒产品。唯有青岛啤酒考虑到整个行业不景气,暂时未有发展高端啤酒的计划。
虽然五大集团的心态较为平稳,但据多位中小型啤酒企业人士称,他们将考虑吸引资本,快速做大。因为,中小型啤酒企业倒闭和被兼并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
据介绍, 2015兴起的精酿啤酒屋,或者啤酒吧,到2016年高峰时接近4000家,但到2016年底,几乎有1000家倒闭。
上述人士称,市场的残酷,远比他想象的严峻。多位啤酒企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啤酒企业通过洗牌保留在500家左右,或许才是市场的良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