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知识产权频繁遭到“山寨企业”侵害的贵州茅台心累不已,这背后的茅台镇酒乱象,却涉及了到产品品质、商标权、包装设计产权等多个领域,甚至是赤裸裸的造假也并不鲜见。4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进行的食品抽查中,茅台镇多款产品因添加剂不符合规定被通报。不仅仅是质量隐患,此起彼伏的“榜大牌”甚至是商标侵权情况,正一次次将茅台镇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多渠道“李鬼”频现
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透露的信息来看,此次被通告的两家企业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酒精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以及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而这两家分别名为贵州茅台镇大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老字号酿酒厂的企业,在中小企业密布的茅台镇,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就是这样的中小企业,在共同撑起茅台镇白酒产业的同时,也让茅台镇的白酒生产监管颇具难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品质问题的同时,还伴随着屡禁不止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而备受侵权困扰的,无疑就是茅台集团。
北京商报记者在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在淘宝等beplay好玩吗 网站上,与贵州茅台酒有着相似外观、相似名称甚至是相似商标的产品仍比比皆是。以淘宝上销售的一款名为茅台品鉴酒的产品为例,该款产品在瓶身、外包装甚至是手提袋的设计上均与茅台酒如出一辙。外包装上显示的厂名更直接冠以贵州茅台酿酒总厂的名义。当北京商报记者详细调查时,发现以贵州茅台酿酒总厂之名查询的相关企业并不存在。
不仅如此,在外包装上甚至是商标形式上与茅台酒极为类似的产品,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了贵州茅台镇、内部接待酒、贵州茅台镇古窖原浆等等,不少产品的月销售量甚至有近200件。对此,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类与茅台酒极为相似的产品均有造假的嫌疑,并且在淘宝等beplay好玩吗 平台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茅台镇甚至连实际的厂址都不存在。
高利润致铤而走险
事实上,针对诸多侵权事件,贵州茅台也尝试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维权。三月末四月初,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便审理了飞天不老酒公司、茅台镇全顺酒业的“飛天不老酒”,涉嫌侵害贵州茅台飞天茅台产品图文商标的案件,并在审理后认为飞天不老酒公司和全顺酒业公司在涉案商品上使用飞天图和“飛天不老”字样的行为,侵害了贵州茅台想有的注册商标专有权,应当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并在随后的二审中驳回了飞天不老酒公司和全顺酒业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在这一案件中,贵州茅台直接表明涉案企业有故意搭便车之嫌,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各类茅台镇酒中广泛存在也最广为人诟病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基于维权成本的原因,很多时候贵州茅台均难以对相关侵权事件进行起诉。融泽咨询酒类营销专家刘晓威便认为,无论是品牌、商标保护,还是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所能够起到的品牌保护作用都相当有限。而涉嫌侵权的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品牌侵权的成本较低。并且这些小企业也不承担、且没有能力承担品牌侵权的责任。品牌厂家维护品牌权益,是需要支付企业成本的。尤其是对茅台这样的大企业来说,维护品牌权益的成本,远大于品牌维权的收益,这也导致大企业经常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姿态。这也使得类似情况在白酒行业比比皆是。
刘晓威同时还指出,这种乱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打“擦边球”所带来的大量利润。消费者很多时候分不清“李逵”和”李鬼",认为自己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心目中的好酒。同时部分渠道商也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擦边球产品的利润往往比主力产品利润高得多。
借市场力量淘汰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这些“擦边球”产品甚至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以“茅台镇”为名的各类所谓纯粮食酒,甚至以真虚假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包装来进行营销。刘晓威表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长远的品牌建设与品牌规划,远没有现实的销量和现实的销售利润,来得有吸引力。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接触到一些虚假或夸大的酒水购买讯息后进行购买的消费者,往往会产生受骗的感觉,这种情况的积累会带来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不过,观点指出,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类似榜大牌的产品生存空间正持续下降。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就此走访了北京市的多家大型商超、烟酒商店以及新发地批发市场。在位于双井的家乐福超市内,与茅台镇相关的产品,几乎为贵州茅台旗下的系列酒产品,诸如1919、酒便利等主流的线下酒类专卖店,除了茅台酒以外,也还是以茅台集团系列酒产品为主。在新发地批发市场内,北京商报记者在茅台系列酒之外,还看到了少量的茅台镇酱酒产品,也有相应的茅台镇酒厂在新发地市场内设置了小规模的驻京营销办事处。不过在这些产品中,均未发现有蹭茅台酒相关标识的行为。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白酒市场正日趋向龙头企业以及区域主导品牌集中。中小型酒厂本已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蹭大牌“的小企业除了在网络渠道以及当地小规模流通外,在外地市场已很难有生存空间。北京市场难觅这类产品的踪迹,便是佐证之一。事实上,在核心城市,无法建立起自我品牌的企业,已被逐渐淘汰出当地的消费市场。同时随着茅台、五粮液等名企不断下沉,未来茅台镇酒的各种乱象,有望在市场压力下得到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