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个性化
上世纪70年代,杰克逊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啤酒指南》对精酿界影响深远。以杰克逊为代表的一批作者成为了美国精酿革命的呐喊者。他们的叙事不断建构着精酿文化的荣耀。在自酿实践的过程中,中国精酿的先行者也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啤酒的理解,他们大胆地论述酿酒经验与品位,中国的精酿文化也在慢慢沉淀。
早在2011年,高岩所著的《喝自己酿的啤酒》已经公开出版,被圈内公认为中国精酿好者的启蒙书籍。几年后,银海撰写了一本《牛啤经》,对精酿啤酒的介绍和分类进行了拓展。据说,很多人通过这两本书学会了如何在家酿制啤酒。随着理论不断沉积,中国的精酿革命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较高的酒精浓度,精酿啤酒并不适合“牛饮”,而“牛饮”却是中国消费者长期的啤酒饮用习惯。“牛饮”易醉,常喝精酿的人都喝得不快。在英国,朋友之间泡吧,往往每个人只点一品脱啤酒,可以聊到酒吧打烊。
“饮用精酿啤酒,本身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它鼓励人与人的沟通,而不是酗酒。”沙仙森端起啤酒,只喝了一小口。
“酿制啤酒也是一种自我个性的展现方式。每个人对啤酒的理解不同,酿造出的味道也有不同。”谈笑之间,大伙儿差点忘记了酒吧老板羽玄的存在。他也是精酿圈的一员,平常不大过问店中业务,酒吧只是副业。
羽玄很自豪地邀请大伙儿品尝了6款不同口味的自酿啤酒,颜色从清澈到浑浊,口感从清淡到浓厚。因为喜欢结交朋友,这家精酿酒吧成了朋友们的据点,而每一款酒都融入了酒吧老板对朋友的理解。
“君子”是一款德式小麦,味道偏淡。
“金石”取自一款当歌世涛啤酒,采用了精酿先驱始觉的配方,颇具特色。不算明亮的灯光下,呈现出橡木桶一样的棕色,口感略微沉重。
“忤臼”是一款IPA淡色艾尔啤酒,起源于英国。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出口啤酒到印度,为了防止途中变质,提高了酒精度,并增加了啤酒花的含量。“忤臼”源于《后汉书》,忤臼之交,指不计较贫富和身份。
“布衣”取法于波特啤酒,是一种使用焙烤麦芽酿制的黑啤酒,混杂着淡淡的咖啡和巧克力的香味。
在北京的精酿圈中,自酿啤酒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圈内的发烧友们互相品鉴的互动过程,也不断定义着精酿啤酒在中国的文化内涵。
年轻人的精酿感受
当然,圈外人对于精酿的理解并不那么深刻,大众对中国本土精酿也接触不多。哪怕是沙仙森这样的精酿圈老炮儿,最初尝试精酿,也仅仅是因为瓶子好看。
“精酿和普通啤酒不一样,不一样的口味,精致的包装,喝起来装逼更直接。”刘俊是一位90后北漂,此前活跃在天使投资圈,现在是一家大型产业园区的运营总监。“90后特立独行,追求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然而,刘俊身边热爱精酿的同龄朋友并不算多。在一些较为精致的酒吧场景中,精酿啤酒的价格往往是普通啤酒的10倍以上。因为较高的价格,精酿啤酒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过数年工作经历的群体更容易接受。
房价高企的当下,尽管收入不错,刘俊并没有买房的计划,他更愿意及时行乐,把收入用于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比如旅游、音乐会,还有精酿啤酒。
“现在不仅仅是消费升级,还有消费金融。对年轻人来说,提前消费非常普遍,月光是一种常态,每个人每个月都会收到信用卡账单。”刘俊毫不掩饰他的生活方式,不甘于成为房奴,索性将房价抛之脑后。
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型城市正在成为中国精酿啤酒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出人意料的是,精酿啤酒已然超越了大城市的范围,开始渗入许多小城市的角落。
这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小城素以酿酒闻名,是著名白酒五粮液的故乡。在南溪区的一家创意菜餐厅,数排酒架陈列开来,十几种来自国外的精酿啤酒有序摆放。
“就是为了提升一下餐厅的逼格。”对于精酿,85后餐厅老板的理解不多,他有更实际的考量。“精酿的口感与普通啤酒有明显的区别,客人也越来越接受。同时,因为较高的零售价,毛利也远远超过普通啤酒。”
在美国,数千家精酿啤酒厂贡献着全美1000亿美元啤酒市场10%的份额。目前中国啤酒的市场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进口啤酒的比例不足1%,国内精酿啤酒所占市场份额约0.1%。但行业人士认为,这个份额很快有望达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