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冷链等新型物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进口啤酒主要仍是依靠海运,温控、避光运输不仅仅增大了运输成本,仅海运这一路程持续几个小时就增加了产品过期的可能性。在运输这一层面,我国精酿啤酒发展就已具备先天优势。尽管进口啤酒也有瓶装发酵等产品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价格昂贵,不容易判断生产日期等问题依然不好解决。
从葡萄酒发展的过程来看,进口酒仍以干红为主,但从消费者的实际反映来看,甜酒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我国的精酿啤酒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调研更加容易,也更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真实需求。
3、市场优势:前景广阔vs眼下“泛滥”
精酿啤酒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峰发展期,小酒吧、瓶子店突然多了起来,在加剧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实现了优胜劣汰。
不少从业者告诉记者,北京南城曾经只有两三家精酿酒吧,如今十公里内就有两三家。如此大密度的精酿酒吧,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亏损潮”。因此,不少酒吧出了奇招,在酒吧内招募驻唱歌手等。
毫无疑问,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接受精酿啤酒高昂的价格,各大啤酒巨头也在加速精酿布局。当前,哈尔滨、青岛、雪花等大型啤酒生产商也有相对小众的啤酒上市,很多精酿从业者反应口感依然不够好,但从消费者市场反应来看,销售情况良好。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之间本不存在太大的竞争关系,单从发展情况来看,精酿啤酒发展与工业生产型啤酒相比,受天气、大排档等因素的影响较小,随着国外美食进入中国,精酿啤酒与各国美食文化捆绑在一起,已经为精酿啤酒未来的发展开好了绿灯。
从市场教育和传播方面来看,国产精酿啤酒搭上了这一轮顺风车,过去,国内啤酒以德国、比利时为主,如今美国、冰岛等国也加入精酿大军,多国组成的“啤酒大军”进入中国,传播精酿文化,为国产精酿啤酒提供了便利。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立存在,从当下的形式来看,前有百威收购鹅岛开拓中国市场,后又有雪花、哈尔滨等巨头布局小而精的生产线,对国产精酿市场的冲击因素会越来越多,如何让精酿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精酿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